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以笔观车头像以笔观车头像

    以笔观车

    雷克萨斯ES车主·车龄3年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2登录大师LV2
    • 懂车评论员LV4懂车评论员LV4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丰田等传统车企转型电车需要应对哪些挑战

    2024-12-01发布于:凯美瑞车友圈

    传统车企转型生产电车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理想、蔚来、小鹏、小米等很多造车新势力原本是零基础,甚至有的连自己的工厂都没有,都能够在短短几年内量产全新车型。

    之所以国内车企相比于国外大厂,这几年动作更多、行动更快,还是因为各自面临的市场及政策等情况的不同。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新能源无疑是当下最好的风口,也是必须要拿下、否则会面临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因为大部分自主品牌,除了比亚迪、奇瑞等少数在布局海外以外,都在中国市场内卷。而内卷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只要专注于新能源方向即可。

    对于国外车企来说,特别是世界型的企业而言,所要关注的包含但不局限于中国市场。比如丰田,在全球的市场分布很广,包括北美、亚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等)、欧洲、澳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仅亚洲市场,中国和日本的买家的喜好类型、购买目标就有比较大的差别,更不用说其第一位的北美市场,目前还是以传统燃油大排量的车型为主了。不同地方、不同需求,意味着其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搞市场分析、特供车研发,也就意味着其精力的分散。

    一边是专攻于一点,且目前电车研发更多的是整合,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全自研,一边则需面面俱到,也就意味着人财物等资源的分散,整个体系大而难精。

    所以,这个问题不在于燃油车企能否研发出电车,而在于一些市场面较广的车企,能否投入足够的精力,去针对中国市场。懂得这个道理,就明白目前有些车企的短板所在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