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再次签署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协议,双方下一阶段将全面围绕智能电动领域展开,包括推出产品、产线改造、节能减排。核心就一点,全面向智能电动转型。

有意思的是,此时正值上汽大众成立四十周年,双方约定合资续约至2040年。落到实处,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向市场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新车包括8款纯电动车型、3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并将首次推出2款增程式车型。其中,2026年,将推出两款基于大众汽车集团本土开发的CMP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并将搭载功能强大的CEA电子电气架构。
自主品牌的强烈攻势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后合资时代”,合资品牌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甚至不少人提出“去外资化”的观点。大众通过与上汽的再次牵手正面回应,外资品牌不仅不会退场,而且还会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激流勇进。
入华四十年来,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持续销量超过5000万台。智能电动时代,大众依然想当那个浪尖弄潮的人。为了这个目标,大众其实很早就开始积极筹备。
2018 年 10 月,上汽大众上海安亭工厂启动建设,该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座基于MEB平台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工厂。2020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已累计投资约100亿欧元。其中,去年以来,集团向位于合肥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投入35亿欧元。
除了巩固老朋友,大众还与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小鹏等新科技公司合作,加强在动力电池、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实力。同时大众还与国内伙伴成立了开迈斯充电网络,计划到 2025 年在全国建设超过17000 个充电终端。
2025至2026年起,大众在智能电动上的积累将迎来集中释放期,包括与奥迪,小鹏合作的多款车型都会在这两年集中推向市场。
上汽与大众的再次牵手既是对新势力的回应,也给所有外资品牌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国车市风起云涌,合资依然有能力勇立潮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