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反超特斯拉,比亚迪成全球营收最高新能源车企

    白菜研究所Jarvis头像白菜研究所Jarvis头像
    白菜研究所Jarvis2024-11-06

    2024年10月30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三季报,其单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011亿元,同比增长24%。相较于特斯拉同期251.82亿美元(约180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高出了约200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首次在营收层面反超特斯拉,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新能源车企。

    从销量层面看,比亚迪的表现则更加突出。根据公司11月1日发布的数据,比亚迪单月销量突破50万台,同时刷新了中国车企月销记录和全球车企新能源月销记录。今年1-10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到323.7万辆,距离360万辆的年度目标近在咫尺,极大概率能够突破400万辆。

    站在全球的视角,比亚迪的销量水平依然极具说服力。比亚迪在9月单月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上位列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与此同时,比亚迪1-9月累计销量也提升至全球第六。

    除了国内市场的突出表现外,比亚迪积极的全球化策略也助力颇多。早在2021年比亚迪就公布了其乘用车出海计划,时至今日,比亚迪的运营区域已经覆盖了全球96个国家及地区,400多个城市。

    今年10月,比亚迪旗下第二艘滚装船常州号在山东烟台下水,这也为比亚迪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保障。据统计,比亚迪今年1-9月乘用车总计出口达29.4万辆,已经大幅超越2023年全年的24.3万台。

    同时,比亚迪也在加快海外产能的布局,目前泰国工厂和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经投产,巴西、匈牙利、印尼等地的工厂也在建设之中。未来随着这些海外工厂的建成投产,比亚迪将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全球生产网络,实现产能的国际化布局与优化配置。这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在全球化战略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更展现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者的前瞻视野与雄心壮志。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攀登至如此卓越的行业高度,其核心要素可精炼概括为两点: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与深刻精准的市场洞察能力。正是基于长期不懈的技术创新与积累,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把握与深刻理解,比亚迪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开创发展新篇章。

    持续深耕研发领域,不断扩容技术‘蓄水池’

    细览比亚迪的财务报告,其对于研发投入之重视程度,堪称国内乃至全球业界之典范。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支出创历史新峰,达333亿元之巨,同比增长34%,此数额更超出其同期净利润达81亿元之多,足见其对技术创新之坚定决心与慷慨投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Wind统计,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在全部5300余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成为A股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之王”。

    相较于特斯拉同期投入的32.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2.38亿元)研发费用,比亚迪则高出了逾百亿元人民币。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依据日本专利调查机构Patent Result的统计,自2003年至2022年间,特斯拉累计申请的专利数量为836项。而同期,比亚迪的申请专利数则突破13000项,与特斯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距之悬殊,不言而喻。

    不过,特斯拉在净利润方面仍保持着相对于比亚迪的领先地位。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了116亿元的净利润,而特斯拉同期则取得了21.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1.85亿元)的净利润。这一对比或许给人以比亚迪在盈利能力上略显不足的初步印象。

    然而,深入剖析比亚迪的财务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公司之所以在净利润上呈现如此态势,实则是其将大量资金倾注于研发领域的结果。比亚迪秉持着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坚持将资源优先配置于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换言之,比亚迪若适度减少研发投入,其净利润水平或将显著提升,但公司显然更看重的是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正是得益于这种对研发的长期高额投入,比亚迪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今日的显赫地位。

    而且,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还为企业与员工构建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于企业而言,正是比亚迪其庞大的专利积累,才能源源不断地孵化并推出各项创新技术。从早期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到引领行业潮流的刀片电池技术,再到广受好评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比亚迪的技术创新之路从未停歇。近年来,公司更是加速布局,连续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e平台3.0、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及易三方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了全面而强大的技术体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耕整车智能化领域,推出了璇玑架构,为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系列层出不穷的前沿技术,为其持续、快速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

    于个人而言,比亚迪在研发领域的持续高投入,不仅构筑起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坚固基石,更为广大求职者开辟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与机遇。比亚迪已连续多年在校招中吸纳过万名优秀毕业生,技术人员队伍规模已近11万之众,成为全球范围内研发人员数量最为庞大的汽车企业。仅在2023年,比亚迪就已向研发人员支付了高达217.4亿元的薪酬,而随着公司研发费用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同时,更多优质岗位也将持续向社会释放。

    正是得益于这种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与雄厚的技术积累,比亚迪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而未来,比亚迪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断夯实技术基础,拓展研发领域,以确保在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上长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除了深厚的技术积淀之外,比亚迪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大核心要素在于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把握。比亚迪深知,技术的最终价值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唯有深刻理解并紧跟市场需求的脉搏,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喜爱、乐于接受的高质量产品。

    市场理解--精准把控市场需求

    在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首次提出了一个深受业界认同的观点,即“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比亚迪对于行业未来的深刻洞察。

    王传福进一步强调,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将延续其在电动化领域的成功经验,致力于打通所有核心技术,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验证。这一战略方针体现了比亚迪一贯的稳健与创新并重的企业风格,也预示着比亚迪在智能化道路上将稳步前行,不断突破。

    事实上,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7月21日,比亚迪在深圳市成功获得了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成为拿到全国第一张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的车企。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也体现了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前瞻布局和快速推进能力。

    =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九月底,比亚迪L2级智能驾驶系统的搭载量已累计超过350万辆,这一庞大的搭载量不仅为比亚迪积累了海量的真实驾驶数据,更为其未来打造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智驾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支持。这些数据资产将成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创新、不断突破的重要基石。

    在积极自主研发的同时,比亚迪也高度重视与外部科技巨头的紧密合作,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这一理念在智能驾驶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与华为的合作便是典范之一。不久之后,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的方程豹豹8将正式上市销售。此外,华为作为早期支持比亚迪NFC车钥匙功能的合作伙伴,双方近期再次深化合作,共同推出了UWB车钥匙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便捷性与体验度。这种紧密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不仅彰显了比亚迪与华为之间的互信与共赢,更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而在车机互联方面,比亚迪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公司与OPPO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手机与汽车的互融合作,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车机互联生态系统。这一合作使比亚迪成为继华为鸿蒙、吉利-魅族、小米、蔚来之后,又一家能够实现车机+手机端生态互联的车企,进一步提升了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

    可以说,面对“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公司以璇玑架构为基石,构筑起整车智能化的坚实地基;同时,通过自研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上层应用,形成了清晰而有力的智能化发展思路。比亚迪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更多科技巨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同时,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军者,其合作版图已广泛覆盖至世界各地。早在2022年,比亚迪便与全球知名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携手,签署合作协议,为欧洲市场提供高达1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共同推动汽车租赁市场向电动化、绿色化的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年4月,比亚迪与壳牌签署全球战略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新能源汽车全油液产品开发以及多元化能源供给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行业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文化层面,比亚迪通过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出行合作伙伴和2024年美洲杯拉美区域官方合作伙伴,借助足球这一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进一步拓宽了品牌影响力,深化了与全球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此外,与备受瞩目的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更是比亚迪在跨界合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以唯一合作汽车品牌的身份,展现了其对于年轻消费群体和文化潮流的敏锐洞察。

    在经销商层面,比亚迪与多地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亚洲市场,比亚迪与马来西亚的森那美汽车达成合作协议;在菲律宾,比亚迪与ACMobility合作开设了多家经销店,并计划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比亚迪在印尼,与和谐汽车合作,共同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欧洲市场,比亚迪与法国的和谐汽车、Emil Frey France等经销商合作,在巴黎等地广设经销店;在德国和瑞典,比亚迪与Hedin Mobility集团达成合作;此外,比亚迪还与荷兰的Louwman合作,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地开设了门店。在美洲市场,比亚迪与巴西的Saga等经销商紧密合作,销售网络已覆盖多个经销商集团,并计划进一步扩大经销门店数量。这些合作举措充分展示了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泛布局和强劲发展势

    这一系列举措均源自于比亚迪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与对全球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正是这样的策略导向,为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健前行与深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其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比亚迪的成就很有代表性。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在高技术行业的赶超之路上,潜心投入研发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捕捉并响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准确预判市场趋势的走向,对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产品体验,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比亚迪的成功不仅是对自主研发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市场敏锐洞察力的有力证明。未来,比亚迪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世界,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