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固态电池领域也随之进步,正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今天,我们就跟随汇正财经一起,了解固态电池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固态电池,作为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的发展方向,其理论上具备的高能量密度、卓越的热稳定性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会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在高端长续航车型以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固态电池的应用需求明确且迫切。
从市场数据来看,固态电池的发展势头已经初显端倪。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最新统计,2024年上半年,半固态电池的装车量已经达到了2.2GWh,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固态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也预示着其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在具体应用方面,固态电池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比如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已经在2024年5月上市,而光年固态电池也将在同年10月实现量产。此外,广汽埃安发布的全固态电池,其能量密度更是超过了400Wh/Kg,预计将在2026年量产上车。在国家专项补贴的推动下,宁德时代也在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望在2027年实现量产。
从技术层面来看,固态电池主要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其中,氧化物综合性能好,制备难度适中,但电导率较低;硫化物则是理论上最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技术则最为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成本将降低29%,甚至有望低于当前液态电池的成本。
在正极材料方面,层状氧化物结构已经逐渐取代了稳定性较差的尖晶石结构,成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而富锂锰正极材料,则被视为未来的理想选择。在负极材料方面,硅基材料以其超高理论容量和丰富的原料来源,成为了各大厂商的重点研究对象。而锂金属负极材料,则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
汇正财经认为,固态电池不仅有望解决当前锂电池面临的比能量、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困境,更将成为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电池厂商、技术进展领先的创业型公司、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环节、新型正负极材料环节以及金属锂负极等环节,将有望在这一领域捕捉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