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在华合资车企难忘的一年。
合资车企曾一度风光无限。凭借着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如今的合资车企却面临着销量下滑、裁员关厂的严峻挑战。
销量遭遇滑铁卢不是个例。上汽集团2024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1.81%。其中,上汽通用的销量降幅明显,同比下滑49.98%。由于销量下滑,上汽通用净利润由2023年同期的5.3亿元转为净亏损22.7亿元。

广汽集团旗下广汽丰田2024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25.8%;广汽本田2024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28.28%。
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旗下东风日产销量约33.05万辆,同比下滑1.4%;东风本田销量约23.79万辆,同比微增4.8%。但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7月销量均同比下滑26.8%和74.0%。
到了8月份,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8月销量为49204辆。相比去年8月销量64905辆,同比下滑24.19%。
拿本田中国来说,本田(包括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8月在华终端汽车销量约为5.70万辆,同比下降44.3%;7月在华终端销量约为5.26万辆,同比下降41.4%。
本田已连续2个月在华销量同比跌幅超40%。
类似的情况,在合资车企身上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在华合资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迫减产裁员。
据了解,本田中国在今年7月宣布将实施产能优化。经过此次调整后,本田在中国的总产能将由149万辆减少至120万辆。年产能为5万辆的广汽本田第四工厂生产线将在今年10月关闭;而年产能为24万辆的东风本田第二工厂生产线则将在11月关闭。
而东风本田位于武汉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将于本月(9月)正式投产。此外,广汽本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也计划于11月投产。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东风本田计划实施一次规模较大的裁员行动,预计受影响员工数量将达到2000人。报道提到,本次东风本田的裁员补偿方案为“N+2+1”模式。
去年7月,广汽丰田终止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解除与“1000人+”劳务派遣员工合同。赔偿方案是“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感谢金+预发奖金+额外支付7月22-31日工资”,相当于“N+3”水平。
此前,据彭博社消息,通用汽车也正在中国展开裁员行动,并将与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会面,商讨更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方案。裁员涉及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多个部门,包括研发部门。
日产汽车也宣布关闭了其位于中国江苏常州的工厂。据路透社报道,常州工厂是日产在中国八家工厂中规模最小的也是最先进的一家,于2020年11月开始生产,该工厂此前负责组装SUV车型,产能约占日产汽车在中国整体产能的一成。
丰田汽车在华日子也不好过,此前一汽丰田就曾发布了《致一汽丰田经销商伙伴的一封信》,大幅下调生产,以此改善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
有观点认为,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份额会持续下滑,未来预计会缩减到20%左右。
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合资车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一方面,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迅速崛起,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另一方面,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渐萎缩。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转型缓慢的合资车企的销量开始出现下滑。
销量的下滑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压力的增大。为了降低成本,合资车企不得不采取裁员关厂的措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