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我的选车之旅-小鹏G9

    1978有缘头像1978有缘头像
    1978有缘2024-07-02

    基本情况:

    人已中年,坐标南方小城市。日常用车以通勤为主,偶尔带着家人外出旅游。家里的油车(长城C50)陪伴了十几年,长城质量还是很好的,是的,我买的第一辆车是国产,我支持国产,可惜长城当时只出了两代就停产了。质量没大问题,发动机和动力还挺好的(没充值哈),换车的原因是十几年车还是老车了,品牌和老旧的外饰常被媳妇嫌弃,身边的朋友都换两三个了,自己还是老车,加上有点渗油(油路管老化),想着这两年还是可以考虑换换的,就从2023年开始各种看车,大家知道行情在下行,预计着2025年换的,结果遇上厂家和地方补贴,一下没把持住,把人给卖了,韭菜就韭菜吧,早买早享受是不,于是就提前计划下手了。车还是可以的,真心有点不舍,但不想家里再养两台车(媳妇用得极少),就置换了,可惜差了一年时间,没换上国家报废补贴。有点话多,进入正题。

    大选之秀:

    最开始看车的时候,因为听别人新能源车不稳定什么什么的,所以看的基本都还是油车,然后偶然看见新能源车的智驾和自动停车,就被种草了(媳妇技术不好,老停不好车),于是又疯狂补新能源车知识,其实真不能以老思想看新能源车,于是从最热的小迪混动开始,插混-增程-纯电基本市面上所有热门的新能源车全都看完了,后来了解到新能源车结构最简单的是纯电,讲技术最复杂的插混,也最考车企制造能力,最不值得买的是增程。在这说下增程,技术含量差不说,根本就不算纯粹的新能源,还操心,新能源自燃也多半是它(不解释),要说自燃,燃油车就少了吗?所以大致方向要么纯燃油,要么纯电。至于为什么不是混动,不是最考技术含量吗,是的没毛病,可我种了草发现,买混动的大多是出于里程焦虑,而且不是图它省油么,但混动电池小,大多买了后只用电,像我这样以通勤为主的,我可不想三天两头的去充电,不是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这也有违初衷,所以综合考虑下,只买纯油或纯电,最后我倾向了纯电。综合我一大家子用车需求,排除了商务(没必要),只考虑五座,轿车倾向30%,SUV倾向70%。

    于是初步定下范围:25w左右(一分钱一分货,毕竟成本在那放着,便宜的质感差很多),大空间(有全家出行需求),90度以上电池(买都买了,买了小电池我不焦虑吗,而且相差也不太多,地处南方优先考虑三元里,小电池基本都是铁锂),智驾够给力(一定要上头部一线智驾,我可不想有个傻瓜智驾陪伴我,以后高速省力、省心),800V快充(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一定用得上,外出补能没焦虑),单驱后驱(南方夏天爆热,冬天无雪,我不可能为了那难得一生可能会走的雪地买个四驱,而且四驱更耗电),对空悬没有强烈要求(而且那玩意不便宜,车只是交通工具,通勤也好外出也罢基本都在城区开,不想为了那所谓的舒适多开支)。

    选车之旅:

    其实叫了老婆看车,一是她怕麻烦,二是一句话我又不懂,你说好就行,于是就成了我一个人的旅行。

    先说下被PASS的车

    1. 销量榜首-特能拉:不能忽略的电车,一是因为我是坚定的国产支持者,而且非常不喜老美(为什么我们的钱要给老外挣,国人不买自己的国产怎么发展民族工业,不是思想有多高,确实这样想,不喜请留情勿喷);二是毛胚不喜;三是电池也不大。所以整个系列我直接删除。

    2. 蔚来:在蔚小理中,首先考虑蔚来,保有量大,路上也经常能看到。不考虑ET5,以我预算只能是ES6,最终放弃蔚来的原因还是售价太高,电池也不大只有75度,最低都要30W,不符合买车预算,只能放弃。

    3. 理想:看了L6,装修做的很好,冰箱彩电大沙发,因为全是增程,而且很多车评人和体验人都说,静态表现100分,动态表现“呵呵”,而且也不便宜呀,所以直接删除。

    4. 比亚迪:国产销量之王,也是老婆只认识的品牌。比亚迪关注了汉、唐、宋,新出的海狮,海豹因为低爬不适合大家人用放弃。因为知道小迪要在8月后发布第二代刀片电池,而且汉、唐、宋都要大更新换代,底盘、电池都不一样,所以我不想在这时候还买老旧产品,所以要么等,要么放弃,考虑新车上市也不便宜啥,直接放弃。海狮还是不错,电池和智驾综合考虑22的次顶配,带电动遮阳帘,但是新车上市没优惠,内饰一般,只能说够用,做了备选的20万级备选。

    在这不得不说迪下的腾势N7,看的2024款702Por,价格适中,内饰豪华,电动遮阳帘加分,驾驶质感也很好,91度电续航也很杂实,但是要想是铝材底盘必须得上空悬,得加银子,这样一算得28,而且城区智驾也不免费,新车上市价格也坚挺,车是中型车,而且我们这没4S,只有展厅,所以放在了首选备选。预算不足可看同架构海狮。

    5. 华为系列,智驾遥遥领先。

    问界:还是比较看好的,问界M7因为是增程直接放弃。问界M5EV在展厅看了一下,外观可以,车机也流畅,但是后排空间太小,感觉有些局促,而且有评价那啥,遂放弃了问界。

    阿维塔:只看11,因为我们是四线城市,没有4s或展厅,实车没感受过,不过看过路上实车,它外形我倒是挺喜欢的,不过价格不便宜,有些超预算,目前还要到省城提车、保养,我也就没有再折腾。

    长安深蓝:S7,要买纯电只能上顶配,67度电有点小,中型车,后排一般,而且要大改款,底盘不一样的(目前应该是油改电),所以直接删除。

    智界:S7,没有展厅,实车都没看见,和阿维塔一样没再折腾。

    6.长城:长城是我第一辆车,质量也挺好,所以还是要看的。魏牌:蓝山、摩卡,作为长城旗下的品牌,也看了,整体仍是中规中矩,由于都是混动,只得作罢。欧拉猫,外形好看,太女性,也没考虑。

    7.极氪:对比最多的车型之一。007,2024款 后驱智驾版 100kWh,后排小板登,不太适合大家人用,所以作了备选。001,猎装车不算太喜欢,但较大的尺寸肯定会备选,不过他目前那车机的算力想用上智驾,只能呵呵,而且网上很多用车人也说它的电耗不知道为什么很高,不过喜欢单纯操控的可以看它,底盘调校驾驶还是很好。

    8.别克:E5,维一试驾的合资车,中大型,车身尺寸很好,前麦弗逊后多连杆,驾驶质感还是可以的,内饰还是比较像油车,智驾说不上,有点傻瓜,如果作为一台工具车家用还是很不错,但总体不太符合我的要求,所以删除。

    9.大众iD:id4看了实车,内饰仍像油车,智驾说不上,总体不太符合我的要求,所以删除。

    10.星途:星纪元ET,一直等了它上市,加上增程版本有点多,电池100度的话价格不低,没有预期价位,空间还可以,内饰一般,智驾中低水平,整体来说有点失望,最后直接放弃了。

    11.零跑:看了C11和C10。我个人偏重C11,中型车,24新款还是比较惊喜的,语音控制比较顺畅,空间也足够,天窗也带电动遮阳帘,这价位能带电动遮阳帘的也是不多。最终没有选择C11的原因是,主要是对质量问题有点不放心,增程不选,低配用的铁锂电池,90度的三元锂也要20W,但总体十几万的平民价放在那,性价比还是比较高,所以销量也不错。也作了预算不足的备选车。

    12.智己:LS6,我对比最多的车,也是非常强的竞品。驾驶质感非常好,动力强劲、提速很快,内饰也可以,智驾一线,电池是宁德时代100度,非常满足我的需求。试驾了,其实不太喜欢它的升降屏,还有一时不太习惯它的半幅方向盘,我喜欢单手驾驶,调头或大幅度打弯常打空,外形时尚,但偏重女性,我在想为了媳妇是不是应该买个猛男粉,她看见实车说前脸像哈巴狗,好吧你是对的。本来考虑降价时入手,时间到了5月,直接要改款了,也全线停产了,价格降价很不错,但想买的后驱超长续航市面没货了,只能低配或高配,最后衡量还是放弃了。

    决赛之花:

    最后来说决赛后选择的小鹏了。我23年就开始看车,其实我因为定价原因,最开始看的是G6,一次偶尔逛商场,看到了展车,就去试坐了P7i和G6,P7因为是轿车,后排空间一般就排在了后面,没试驾P7i。静态感觉G6很不错,空间也大,试驾也还好,很巧的是当时G9也有试驾,于是就一起试了,试驾了G9后感觉G6不香了。

    G9毕竟是小鹏的旗舰车型,外观大气,稳重而不失时尚,它不是那种一眼看去就被惊艳的车型,不过它绝对算是那种非常耐看的车型。G9块头看上去比G6大很多,但开起来,就像开了一辆大点的家轿,驾驶质感要好很多,内饰质量也有豪华感,毕竟价格摆在那里,相差还是有点大。智驾第一次是去年,当时给我感觉并不算很好,那时感觉智己小6感觉更好,5月升级天玑系统后又去试驾过,感觉好很多,特别是城市AI代驾和自动泊车很棒,感觉不一样,而且感觉小鹏的智驾今年升级很快,在不断修正,成长很快,于是就种草了,G9的综合性能比G6强不少,就一心想着G9。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销量不好的原因,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价格高了,毕竟他成本在那放着,如果G9直接降个4-5W那性价比就很高了,肯定直接起飞。

    有人说G9的后排空间不大,实际体验与G6也差不多,但G9座垫和靠背可是要厚实很多,而且对于我们身高平均没超过175的南方小土豆来说,已经很宽了,况且如果座椅再向后走,是不是就又影响了后车箱的大小,所以怎么衡量还是要自己体验。G9也没用上电动遮阳帘,这点我有些介怀,南方夏天可是非常晒的,没遮阳就和顶个大太阳吹空调没什么区别。还有车机目前还用的8155不是主流8295,无线是4G不是5G,想着够用就行吧,总赶不上时代变化的。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吧,因为初始的喜欢,加上618的活动,就没再等换代直接下定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小鹏也确是好车,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买确实前景堪忧,不像国企车没人买也不会有事。

    后言:

    车辆是家庭第二大支出,仅次于房产,而且车辆各类的性能测试,其实和大多数人所需的家用车属性关系都不大,需理性选择,也祝大家选到中意的车。我后继提车后再分享用车感受。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