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汽车:如何解决行李箱外板上段的侧整形起皱

    清闲的苹果VKD头像清闲的苹果VKD头像
    清闲的苹果VKD2024-06-12

    汽车行李箱外板上段的下部与贯穿灯搭接处,侧翻边或侧整形时容易起皱,传统的冲压工艺为5道工序成形:拉深→粗修边→侧整形→精修边→侧翻边,工序多,模具制造成本高,但能保证制件成形质量;也有采用4道工序成形:拉深→2道工序分段精修边→夹料侧翻边、一次侧翻边,该工艺方案对制件侧翻边处的A面(外观面)宽度有要求,当制件侧翻边处A面宽度较窄时,采用夹料侧翻边的活动凸模强度差,无法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现采用修边到位后,再二次侧整形,第1次侧整形增加阻料台阶的新工艺,实现4道工序完成较窄A面行李箱外板的成形。

    1某行李箱外板上段侧整形处形状

    某车型行李箱外板上段材质为HC180BD+Z50/50-FD,料厚为0.65 mm,形状如图1所示。侧翻边处与A面夹角40°,侧整形对应A面的宽度18 mm,侧整形时由于制件轮廓为外凸弧形,且侧翻边面处有夹角的2个面,总高度较高(34 mm),制件成形工艺性差。

    图1 某车型行李箱外板制件

    前期评估方案1:如果该处制件采用一次侧整形完成会起皱,且A面轮廓处的整形为成形到底前完成,容易造成A面缺陷。

    前期评估方案2:如果该处采用夹料翻边一次侧翻边完成,由于制件对应A面处较窄,会造成活动凸模强度差,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2上段侧整形处常用工艺方案

    行李箱外板上段采用传统的5道工序成形,如图2所示,该处采用二次侧整形完成,修边时留部分废料,首次侧整形时侧压料芯压住下部废料进行工作,然后侧精修边,最后二次侧整形。该工艺方案由于首次侧整形时,采用下部废料进行侧压料的方式,解决了侧整形起皱问题。

    图2 5道工序成形方案

    行李箱外板上段5道工序成形方案采用AutoForm软件进行CAE分析,结果如下。

    (1)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后,成形到底前1 mm的状态如图3所示,成形到底后结果如图4所示。侧整形到底前1 mm时,起皱波浪轻微;侧整形到底后,起皱波浪在±0.3 mm,按以往经验,该CAE分析结果对于普通薄板料,第3道工序该处侧整形刀块采用强压解决起皱问题。

    图3 首次侧整形到底前1 mmCAE分析结果

    图4 首次侧整形到底CAE分析结果

    (2)第5道工序二次侧翻边后,CAE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起皱波浪局部超过0.3 mm,按以往经验,该处会产生轻微波浪。

    图5 二次侧翻边CAE分析结果

    3侧整形处改进后工艺

    行李箱外板上段改进后的工艺方案为4道工序成形,工序内容:拉深→修边→侧整形→侧翻边,如图6所示,仍然采用二次侧整形方案,但第2道工序该处修边到位,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时没有压住废料。采用该方案最大的问题是第2道工序直接修边到位,第3道工序侧整形时,因为制件轮廓是外凸弧形,会造成侧整形起皱。为解决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起皱问题,在首次侧整形模具结构上增加阻料台阶,在侧整形初始过程中,该阻料台阶把侧整形处板料形成弧形,使该处板料刚性增加,阻碍起皱,避免了侧整形到底时起皱问题。

    图6 改进后的4道工序成形方案

    行李箱外板上段改进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如果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采用图7所示方式,整形区域凸凹模直接整形时,CAE分析起皱状态如图8所示,整形到底前1 mm时波浪严重,按以往经验,该CAE分析结果第3道工序模具侧整形区域采用强压也解决不了起皱问题。

    图7 改进工艺方案首次侧整形CAE分析工具体设置

    图8 改进工艺方案首次侧整形到底前1 mmCAE分析结果

    针对改进方案首次侧整形起皱问题,进行工艺及结构优化,在首次侧整形模具结构上增加阻料台阶,台阶底部R角取R2 mm,底部R角切点距离整形后制件边界1.5 mm,台阶顶部R角取R1 mm;台阶顶部型面形状跟修边前的拉深型面形状一致,具体台阶形状及CAE分析工具体设置如图9所示。

    图9 首次侧整形阻料台阶设置

    采用阻料台阶时,CAE分析工具体接触制件的整形过程中,整形区域为弧形,如图10所示,此弧形增强了整形区域制件刚性,使起皱变得困难.

    图10 整形区域设置阻料台阶

    采用阻料台阶时,用AutoForm软件进行CAE分析,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后,成形到底前1 mm的状态如图11所示,成形到底后结果如图12所示。成形到底前1 mm没有波浪,成形到底后起皱波浪在±0.3 mm,只有局部缺口附近超过0.3 mm,按以往经验,超过0.3 mm的区域制件会有轻微波浪。

    图11 优化后首次侧整形到底前1 mmCAE分析

    图12 优化后首次侧整形到底CAE分析

    第4道工序二次侧翻边后,CAE分析结果如图13所示,起皱波浪局部超过0.3 mm,按以往经验,该处会起轻微波浪。

    图13 二次侧翻边CAE分析结果

    针对上述制件起皱区域,对制件边界进行了设计变更,填充制件缺口,避免制件局部薄弱区域起皱,边界按图14所示修改,并在该区域增加了吸皱造型数量。

    图14 制件边界设计变更

    采用改进后加阻料台阶的工艺,现场实际制件如图15、图16所示,首次侧整形还是有轻微波浪,二次侧翻边翻边刀块区域采用强压研合到位后,制件没有波浪,质量满足要求。

    图15 第3道工序首次侧整形现场制件

    图16 第4道工序二次侧翻边现场制件

    原文作者:赵子海张鹏慎金星王锐

    作者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