増程式车辆工作原理是用电驱动,亏电时通过发动机发电给电池充电。能量传递中发电过程存在一次损耗,用电机驱动还有一次损耗。

是不是感觉多此一举,能直接汽油驱动的,为什么还要先用汽油发电,再用电驱动汽车?能量不是损耗了吗?

其实不然。
增程汽车确实需要用发动机来发电,过程中存在损耗,可是这一部分的损耗相比燃油车通过变速器和传动系统传递动力的损耗还要低;当电能传递到电动机并转化动力的时候,损耗还是会出现,可是电动机转化动力过程中的损耗也是极低的。燃油车使用的发动机有一个“热效率”的概念,普通车辆使用的多为奥托循环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0.23%;米勒循环和阿特金森会略高一些,但并不适合纯燃油动力汽车使用。可是电动机的“热效率”最高达到97.5%,用电动机转化动力的损耗远低于内燃式发动机,这是省油的原因。
燃油车最省油的状态是“定速巡航”,并且要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转速区间”。
一般在2000转左右进行巡航驾驶是最省油的,对应的车速多为80-100公里。

可是在驾驶燃油车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直固定转速,比如在城市道路中驾驶汽车就会频繁的起步和加速,用低速挡加速的过程会轻松拉高转速;在超车的过程中也会拉高转速,即便是在巡航状态中自适应的减速和加速。所以想要省油就只有控制转速,但燃油车的“平均转速”还是会偏高。增程汽车省油的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能让发动机一直以稳定的转速运转。
增程汽车的动力来自电动机,车辆的加减速都依靠电机调速;在不同的车速范围里的耗电量是肯定不同的,车速越高耗电量越大。但是在一个范围内对应的耗电量波动是很小的,发动机只要留有冗余,按照需要的最高标准稳定转化电能即可。车辆即便在100-120km/h之间不断加减速,过程中的发动机转速也不变,不会像燃油车一样的在加速过程中拉高转速,这就能稳定耗油量了。
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电动汽车加速过程中的耗电量也会略高,但是在稳定车速巡航时的耗电量会降低;所以发电转速不需要实时调整,只要能保证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与消耗量均衡即可,在加速过程中可以停止对动力电池组的充电、让动力电池组补偿一些电能,匀速后再给电池组充电,这样就能达到一个稳定转速的状态,对应的转速显然会比高速巡航驾驶时的对应转速更低,油耗自然也就拉下来了。
所以增程技术其实很简单,但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简单是因为模式不难理解,不简单是因为想要让增程汽车节能,需要高效率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其实增程系统最考验技术,只不过现在的行业内卷非常严重,不论是汽车厂商还是供应商企业都在持续的进行技术研发投入,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水平在快速的提升,增程汽车的能耗表现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增程汽车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制造成本更低,未来真正能打破燃油车价格结构的一定是增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