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得佩服雷总的个人魅力和演讲能力,因为这场直播耗时三个小时,时间真的是非常长的了。
下面是汇总:

雷总立志花15年-20年成为全球前五的主机厂,立志明年智能驾驶技术进入第一梯队。
我先吐槽一个我认为风险非常高的点,当然了可能这个风险雷总他们已经解决了哈。
小米电池包采用电芯倒置技术,最大限度的保护成员仓的安全,这一点确实是如此的哈。因为这样排布,电芯热失控是往路面喷火的。
但是这样设计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反而会给电芯使用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看过相关论文,电芯倒置会缩短电池的循环寿命;另一方面是站在电芯的角度考虑,电芯倒置容易发生安全风险,一般情况下电芯密封时,Jellyroll 与顶盖是有一点间隙的,制程上预留的(圆柱除外哈)。

相关论文内容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疑惑点,或许雷总他们已经解决了此类问题。
下面从五个方向看看今天SU7的发布内容:
电机:
发布了三款电机,V6 299匹(400V),V6S 374匹(275KW,800V)。

V8S 27200转(25年上车)。还展示了在研制的35000转的电机,功率达到425KW,最高效率98.11%



使用的碳化硅电控模块,转换效率高达99.85%。


电池:
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871V ),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搭载宁德时代101KW三元锂电池。

电池包平台后期可以扩容至150Kwh,续航1200公里;成熟体系132Kwh,续航超1000公里。

采用电芯倒置技术,保护座舱安全。

做了17层高压绝缘安全方面的工作,双大面水冷,水冷面积7.8㎡,电芯侧面填充了165片耐1000℃高温的气凝胶。做了14层物理上的防护,不怕底碰。

这里顺带介绍了热管理技术:热泵空调(高效双模),且可以在-20℃可以取暖(现在主流的一般是-10℃),这一点确实可以。专热专供,一热多用。电驱预热加热电池包,这个应该不是首创技术吧。

号称低温情况下,续航最高,空调升温最快,充电速度最快。

大压铸:
采用了9100T一体化大压铸技术。

研制出了优质合金材料——泰坦合金(自研),可以使用30%的循环铝。国内唯一一家自研合金材料的车厂,这一点确实也很牛。


也做了人性化设计,考虑碰撞风险。尾部采取三段设计,增加三段溃缩区,防止大压铸件被撞坏,降低维修成本,这一点非常利好用户。

智能驾驶:
在智能驾驶领域坚持长期投入。AI全面赋能,自研底层算法。

新一代平台技术,自研感知技术:
变焦BEV:看得见(感知范围,动态调节),感知距离可以根据工况动态调节
超分辨率占用网络:看得准(精准识别异形障碍物),雨雪天自动降噪。
道路大模型:实时生成道路拓扑,准确生成引导线。
接着还展示了三个实际测试场景:
城市领航测试:科技园附近。明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的NOA

代客泊车测试:东莞进行实测

机械车位泊车:2.05米的车位宽

停车入库的视屏非常精彩,真的跟老司机一样。演示的哪个场景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看完三个场景的测试,必须得说牛。雷总本身就是软件出家的,在这个领域能做好也并不奇怪。毕竟手下人可不敢忽悠一个真懂的老板。
智能座舱
小米汽车16.1搭载英寸中控大屏,小米说是让高规格超大平板上车。得提一句,这个显示平板可以外接键盘,因此我理解是可以进行轻度办公使用的。

小米汽车还搭配了56英寸HUD,可旋转仪表屏。

后排可以挂载小米平板,可以与车机联动。

这里还得提一下,小米做了(商业模式)创新,后排可以搭载用户自行配置的平板并与车机联动。
车辆还搭载了两颗NVIDIA DRIVE Orin芯片,搭载澎湃OS。还搭配了骁龙8295座舱芯片。



澎湃OS容易上手,学习成本低。开机快、启动快。启动时间1.49S,应用启动快,OTA升级快。手机跟车机联动非常好,可以将手机内容跨屏至车机上。


接下来看看SU7
SU7的风阻系数只有0.195,量产车里最低。

举个直观的例子,比亚迪汉高速120Km的风阻功率大概是13.1kw(风阻系数0.233),那如果迎风面积不变,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的风阻功率下降16.5%至11Kw,一个小时省出来的电都够在冬天开一个小时的暖风了。我想这也是小米敢说是冬天续航最远的车最大的底气吧。
风阻系数下降,高速行驶时车辆的升力会增加,车辆行驶容易漂移。也正因为此,小米在后排增加了电动尾翼,可以自动增加下压力,给车辆保持平衡。当然了电动尾翼也可以手动调节,一方面方便年轻人耍酷,一方面可以在横风比较多的区域或者雨雪天气增加行车安全。

可以通过物理按键调节
小米用1.88米的人来测试后排空间,表明后排空间很大。前后备箱空间很大。
半隐藏式门把手也算是用心了,避开了现在这种备受吐槽的隐藏式门把手。

双电机全轮驱动,电机功率495KW,扭矩838Nm。

零百2.78S,最高时速265Km/h。0-200km/h只需要10.67S。

百公里刹车距离33.3米,性能非常优异。

自研智能底盘。

可以路面不平自适应,弯道姿态自适应,空气动力自适应(主动格栅、尾翼、空气弹簧根据车速调节),主动侧翼支撑。

空气悬架可以手动调节
SU7搭载了宁德时代101KW三元锂电池,四轮驱动下续航800公里。充电5分钟续航220公里,充电15分钟续航510公里。


整车安全上采用2000MPA潜艇级高强钢。

中间有四根高强度横梁,整车抗冲击力820KN(83T)。

整车扭转刚度51000Nm/deg,号称新一代公路坦克。

全车配备7个安全气囊。

追尾碰撞的要求非常高,车速达到90Km/h侧碰。

同时小米汽车也非常注重隐私安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