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汽车电动化率的浪潮难以抵挡,但是还是希望有一部分车企可以保留燃油车的开发项目。
前几天快车打了一辆混动车型,这个车型是在这个领域算是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车型了,但是整个车的俯仰控制,载荷转移控制真的是一团遭,后排小板凳的坐着也很不舒服,时电时油的切换导致重心快速转移让我头疼,是真的不能看手机,看一点就会恶心。

我感觉怎么讲呢,就是这种车型的开发可能技术参数上非常好看,百公里加速性啊,燃油经济性啊。但是整车的驾驶品质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来说真的是一种技术倒退。
某款卖的非常好的增城车型也是,如果单纯静态去体验的话,真的是不错,真的会有一种第二家庭空间的概念,我也愿意为这种“故事”买单“。
然而实际开起来之后,真的像船一样,这绝对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真的忽忽悠悠的一种眩晕感。

汽车底盘调校上不是简单的去上CDC减震器,上多连杆悬挂,上各种配置,汽车底盘调校更多的是协调底盘所有零部件之间的相关性的一门学科,这不是简单的从供应商那买零件就完事儿的。
我个人看法上更倾向于新能源汽车要先搞好底盘调校,把这个也作为一个基本的研发重点,而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倾斜到自动驾驶上去,一个好开的L2相比难开的L3,我更愿意选择前者。

而且目前短期来看,东北地区新能源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桩密度还不足以100%消除充电焦虑,(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也没有说只达到30%那么惨,这个数据我是怀疑态度的),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讲,短期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所以我的希望是不要所有的关注度全放在新能源车型上,也要适当保持一部分燃油车的开发,或者至少如果新车型不再开发至少要延迟相对应的燃油车停产时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