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用车生活,减少大家踩坑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辉哥
今年,2023年,国内车企史无前例内卷的一年,800v高电压平台突然就成了电动汽车的一个热门技术,没有搭载800v高电压平台的新电动汽车好像就不好意思发布。这应该是比亚迪没有想到的,因为早在8年前,2015年比亚迪就已经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搭载在了秦EV(2015款)和唐dm(图片|配置|询价)(2015款)等车型上。8年前已经首创,这是辉哥怎么也想不到的,辉哥觉得也是绝大多数人想不到的。


那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800v高电压平台,或者说什么是800v架构,一般整车设计时,高压设备工作电压控制在300-500v之间的,统称为400v架构,如果控制在600-900v之间,统称为800v架构,所以,800v高电压平台不是指一个固定的数字,是指600-900v这个范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800v高电压平台成了热点?而比亚迪8年前已经首创,为什么至今才发声说明这个情况呢?
我们先来回答为什么800v高电压平台成了热点呢?简单来说,就是800v高电压平台似乎很大程度减轻用户的续航焦虑的问题。这话怎么说呢?大家知道,初中物理学过,功率P=电压U×电流I,要提高充电功率,可以提高电压,也可以提高电流,但是根据另一个发热量公式,产生的热量=电流I²×电阻R×时间t,因此电流越高,发热成指数级提高,对安全控制不利,所以提高电压成了提高充电功率更好的途径,。而现在发布的800v高电压平台的新电动汽车,在支持高电压、高功率的充电桩上,最高可以达到400kw的超大充电功率。
那就要来到第二个问题,比亚迪8年前已经首创800v高电压平台,为什么至今才发声说明这个情况?为什么不使用基于800V高电压平台的充电技术呢?
原因还是在于实用性,目前,搭载800v高电压平台的电动汽车,基本只能在自家品牌的高压充电桩上实现高功率的快充,而现阶段,无论哪个电动汽车品牌,车企自建充电桩数量有限,高压高功率充电桩更有限。而第三方的高压高功率充电桩更是极其罕见。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国家电网充电桩为例,虽然大部分直流充电桩都是750v的,但绝大多数的直流充电桩还是60KW的功率,而且部分还是500V电压的;120KW的充电桩数量仅占一部分;而240KW的充电桩极其罕见;400kw功率充电桩屈指可数。如果在60KW功率充电桩的成本都还没有收回的情况下,大面积翻新240kw,甚至400kw功率的充电桩,可能性不大。
然后,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绝大多数的应用场景:
第一种场景:家里有充电桩,家里一般是交流低功率充电桩,对电池健康更有利,而且可以享受谷时电价优惠,不需要高压高功率充电桩;
第二种场景:如果经常出远门,时间比较宝贵的人,很难在路上找到对应高电压高功率的充电桩;
第三种场景:上下班用车的用户,上班时间方便充电的话,也不在乎充电时间的长短,边上班、边充电;
第四种场景:上班不方便充电、家里没有充电桩的话,下班后,还要去抢更加抢手的高电压高功率充电桩,这不是给自己制造困难吗?
第五种场景:家里没有充电桩,家里或单位附近又有高压高功率充电桩,而且参与抢这种高功率充电桩的车主不多,那就能发挥高电压平台的优势了。
除了以上5种场景,辉哥也想不出来其他场景了,而只有第五种场景适合发挥高电压平台优势,那么大家觉得这第五种场景在实际生活中的占比可能有多少呢?
应该是基于以上现状,比亚迪把充电技术的研发放到了其他方向,比如:升压快充技术,解决高低电压不兼容问题;比如:双枪超充,利用空闲充电桩实现快速充电;比如:复合直冷,进一步解决充电时电池发热问题,提高充电速度;比如:全球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解决北方冬天充电效率打折扣问题。

所以,就目前中国充电桩的实际情况,高电压平台更多的是一个噱头,是一个营销噱头,实用性真的不大,同意的点赞,不同意的,咱们评论区见。
本人是一个创作新手,烦请朋友们帮忙点赞关注转发一键三联支持一下,谢谢!回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