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首个专业个性化的新能源品牌——方程豹。凭借记忆成本低、传播效果强的品牌名,该品牌发布后迎来了一波“出圈”的热度。
7月4日,品牌首款车型正式定名“豹5(图片|配置|询价)”,这同样是一个简短有力、毫无记忆难度的名字,也让身为军迷的笔者联想到了那些远在欧陆的“装甲猛兽”,不禁对这个全新的车型以及背后的品牌产生了兴趣。
11月9日,豹5正式上市。品牌的成功与否终归要通过产品来说话,作为这一专业个性化品牌的首款车型,豹5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定位相对小众的硬派越野SUV,但笔者认为,豹5实际上是一款有望打开更广阔市场的车型。
一
硬派越野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专业细分市场,因此相比轿车和城市SUV等更为大众化的市场,其规模较为有限。但硬派越野车型仍能够凭借自身的一些特性,吸引很多并非专业越野玩家且用车场景以城市为主的主流用户。
从外观上看,由于底盘离地间隙较高、车身形态普遍为“方盒子”造型,硬派越野车型在视觉上普遍具有“高大威猛”的特征,乃至稍带一些“机甲感”和“军武风”的元素,这一点无疑较为符合很多男性用户的审美。而对于部分女性用户来说,高大的车身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实际驾驶、乘坐,都会带来更多安全感。可以说,颜值上的独特讨巧为硬派越野车型市场潜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底盘离地间隙高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优秀的通过性,这也是硬派越野车型的“立身之本”。如今的很多城市SUV,尤其是新能源车型,出于风阻系数、外观协调性等方面的考虑,底盘高度已逐渐接近轿车水平,在户外场景下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相比之下,即便用户没有重度越野需求,硬派越野车型也能很好地适应中短途户外穿越等非铺装路面场景,满足主流用户的基本户外需求。
另外,“方盒子”车身形态使得硬派越野车型的车内空间形状更为规整。对于车内乘员来说,“方盒子”带来的主要增益在于Z向空间的充裕和头顶压抑感的明显减轻,而对于后备厢来说则意味着更高的空间利用率。
然而尽管在外观、通过性和空间等方面相比城市SUV有一定优势,但硬派越野车型的一些固有短板也让很多潜在用户望而却步,影响了这类车型在主流市场实现销量突破。
“方盒子”车身和高底盘对于硬派越野车型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两点共同导致了车辆的风阻系数远超普通的轿车和城市SUV,加之针对越野场景特化的动力系统和更大的整备质量,传统燃油硬派越野车型的油耗一直居高不下,对城市场景极不友好。
其次,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并且悬架行程较长,调校风格以满足越野场景为主的硬派越野车型也难以在驾控体验和乘坐舒适性上媲美城市SUV,这个缺点对于主要用车场景集中在城市的主流用户来说是无法忽视的。
此外,许多传统硬派越野车型在科技智能配置上已经开始落后时代。在用户对智能化的感知度不断提升,并且对智能交互、车内娱乐等场景产生需求的今天,纯工具或玩具属性的传统硬派越野车型将逐渐难以吸引潜在用户,无法在销量上匹敌那些更智能、更舒适、更经济的新能源SUV车型。
正因如此,硬派越野车型想要实现真正的“破圈”,就需要在发扬车型优势的同时解决以上痛点,做到越野和城市兼顾。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硬派越野车在2023年开始加速新能源化,一些自主品牌的优秀车型开始涌现,并且在销量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受限于“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的逻辑桎梏,能耗高、城市场景弱、舒适性欠佳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
与目前市面上其他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硬派越野车型相比,方程豹豹5可以说是一次大胆且有成效的创新。
这款新车体现比亚迪一贯的“以硬核技术解决用户痛点”的打造产品思路,较为精准地解决了传统硬派越野车型的主要痛点,成为了一款能真正满足主流用户需求的硬派越野车。
豹5的长宽高尺寸和轴距分别达到了4890*1970*1920mm和2800mm,整体尺寸在硬派越野车型中处于中等水平。在外观上,豹5并未采用过于硬派的“机甲风”设计,而是走了比较稳健的中性路线,这样的好处是在满足男性用户的审美的同时更容易让女性用户接受,从而在外观上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而非顾此失彼。
在最为基础的平台和动力系统上,豹5首次采用了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和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不仅具有125km的CLTC纯电续航,而且“以电为主”的理念也颠覆了以往的新能源硬派越野,即便是在亏电状态下仍可兼顾动力平顺性、静谧性以及燃油经济性。
经《建约车评》实测,豹5在北京初冬0-10℃的气候条件以及城市道路与高速高架比例7:3的使用场景下,亏电油耗在7-10L/100km之间,与目前热销的一线豪华品牌B级燃油SUV接近,对一辆整备质量近2.9吨、动力接近700马力的新能源硬派越野SUV来说,经济性堪称出色。

在舒适性方面,豹5采用了硬派越野车型中较为罕见的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相比后悬通常采用整体桥结构的同类车型,在更常见的城市场景中能够带来更好的乘坐舒适性。该车高配车型还搭载了云辇-P标准版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其高度和阻尼调节功能可以在提升舒适性的同时,应对一些如地库、桥底等限高场景,打消喜欢硬派越野车型的用户对于车高影响通过性的顾虑。
与其他硬派越野车型相比,豹5在智能化和舒适性配置上也达到了领先水平。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后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主动香氛系统、车载压缩机冷热冰箱、副驾娱乐屏、帝瓦雷音响等配置将豹5的乘车体验提升到了与豪华品牌产品相当的水准。

以高通6nm芯片为基础的车机在流畅度和扩展性上十分出色,其支持的小憩、露营、观影等场景模式也体现了豹5对于静止场景下用户需求的思考,能够满足当今用户日益提升的智能交互、车内娱乐等高频需求。

当然,作为一款硬派越野SUV,豹5在越野能力上也有扎实的基本功。其505kW的系统综合功率和760N·m的综合扭矩在动力上看齐5.0T的大排量发动机,实现4.8s的零百加速性能。云辇-P和“智能三把锁”的加持以及多达16种越野地形模式让该车可以更从容地应对越野中常见的爬坡、冲沙、涉水、极限脱困等场景,不仅适合一般的中短途户外穿越,在硬派越野的专业细分市场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越野玩家可能会产生顾虑的电池安全和补能方面,豹5的越野专用CTC电池具有5层防护结构和车身、大梁、护板三重环抱式防护,能够确保在发生磕碰、刮底时的安全性,最高20kW的原地发电能力则能够保证该车在越野中时刻保持充足的动力水平,摆脱亏电动力下降的困扰。
除此之外,可将转弯半径降低至3.4m的“豹式掉头”以及最高6kW对外放电功能,在户外露营野炊和窄路掉头等场景中将会非常实用。
三
从表面上看,豹5是以硬派越野车的身份参与小众个性化市场的竞争,但实际上该车的产品特性使其能够同时杀入主流高端SUV市场,甚至将一线豪华品牌的B级燃油SUV纳入竞品行列。
与其他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相比,豹5更完全的“电动化”、更低的油耗、更强的越野性能和城市场景能力以及比亚迪带来的品牌势能都将成为该车的主要竞争优势。
在越野玩家当中,作为全新车型的豹5和作为新品牌的方程豹也有望凭借足够强的产品力逐渐积累正向口碑,进而在专业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而与几款销量较高的豪华B级燃油SUV相比,尽管受限于自身定位导致在空间、操控和底盘舒适性上处于相对劣势,但豹5在动力、燃油经济性、通过性、智能化水平、配置、户外能力、价格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于喜欢“方盒子”外观,同时有一定户外需求的用户来说,豹5的吸引力无疑将大于那些同级别的主流燃油车型。
从2023成都车展公布的30-40万元的盲订价格区间,到最终28.98-35.28万元的上市价格,不难看出方程豹对首款车型寄予的厚望以及不容有失的决心。
可以说,能否在专业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决定了豹5未来销量的下限,而能否在主流市场吸引更多用户将决定豹5能否实现销量的“破圈”。
总结
方程豹豹5体现了比亚迪对用户需求与痛点的深入思考,是以技术解决痛点并打造产品的范例。
起初方程豹曾被认为是偏小众的高端个性化品牌,但从豹5的产品力和定价上可以看到,该品牌的定位远不止于此,而是以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产品向大市场发起突击。
《建约车评》预计豹5将于2024年达到4万辆以上的销量水平,成为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的重要增量。而随着豹5为品牌打响头阵,方程豹未来在个性化专业化产品的表现更加令人期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