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光元:2023年中国结束了10年1000 多亿补贴,纯电动早己成为了新能源的主流,插混也成为了后起之秀,但是能够完全替代燃油车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欧美日早已押宝油电混动,混动成为目前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新能源过渡方案。如果没有新的电池技术的革命,未来10年内中国纯电动,外国油电混动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中外新能源汽车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
我们逐渐的看到了纯电动车的玻璃天花板,估计纯电动车最多只能占到50%左右。除了纯电动,油混,插混和增程是中国的三种技术路线,让我来用我自己熟悉的语言来介绍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来的发展。
全球市场,纯电动特斯拉鹤立鸡群,混动车丰田独占鳌头,特斯拉只是一家企业,无法承担新能源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根本的技术革命,纯电动车不管多少年都无法完全替代燃油车。

能真正替代油车的有几款:当前版,混世版,过渡版,还有未来型
一、当前能替代替代油车的是丰田的油电混动
油电混动既适合于日常通勤,更适合于长途自驾游。
丰田的混动已经销售了2200万辆,中国也已超200万。每年以200万辆的速度不断增加,全球占比70%。丰田混动的每个单元都是专门设计和开发的。发动机实现了低油耗和低排放。丰田混动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一个发电机和一个小电池(1.5 kwh),收

集车辆损失的势能和动能。在0~50公里的时速范围,使用省下来的电能驱动车辆。比同等油车节油40%左右。目前丰田混动是一款比同挡油车贵两三万的,省油40%的油车。


丰田混动在低碳减排上与纯电动相当,节能效果显著;省钱有限,平均万公里可节油省钱3340元。
二、当前风生水起的插混,末来却是前途叵测
混动尝试进入中国,被判定省油不环保,不发补贴有情可原。加充电口,插混就诞生了,中国插混一哄而上,轰轰烈烈,蒸蒸日上。2023年前,1/3上海工人所有,买插混比10万买个上海车牌合算。
插混的技术门槛低,有点儿糙。但要想达到丰田的高效紧凑有相当难度。插混的问题比较胶质混浊,站在用户的角度看:
a)买时不省钱,插混是一个低技术堆积起来的大杂烩,期待能拿出一个廉价的技术方案。
b)烧油时不省油,混动模式应该向丰田的混动看齐。综合油耗减少40%。
c)用电时不省电,亏电油耗应该向日产epower靠近,油机发电综合油耗减少40%。
d)电池寿命短,车子保值率太低。

国内消费者混动=插混。不过,在中国以外市场油电混动热销。2022年,欧洲插混正处迅速萎缩,2023年补贴消失后,中国的插混前途叵测。
三、理想的增程虽卖的最好,但难以脱胎换骨
混动是一个省油的油车,是一个完美的过渡产品。增程概念可说是完美无缺,但现行沿用了传统的燃油发电技术,而要解决燃油发动机振动/噪声/冷却/进气/排风等问题,最简单方式就是借用油车结构。油车结构/体积/重量可能是永远搬不动的绊脚石,但只要整车价格便宜,性价比可被百姓接受,现行版的燃油式增程电动车前途无量。

现有内燃机发电技术,虽然可以完全替燃油车,但要解决燃油发动机振动/噪声/冷却/进气/排风等一系列问题,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有油车的原有固定位置,所以,燃油发电完全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问题,但也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增程器的发展。车载内燃机发电技术受到了体积重量成本的考验。内燃机方案的能否再向前进,核心问题是成本。要有好的性价比,有竞争力的价格。一个完美的过渡产品。增程概念可说是完美无缺,但现行沿用了传统的燃油发电技术,而要解决燃油发动机振动/噪声/冷却/进气/排风等问题,最简单方式就是借用油车结构。油车结构/体积/重量可能是永远搬不动的绊脚石,但只要电池的容量大一点,整车价格便宜点,性价比可被百姓接受,现行版的燃油式增程电动车前途无量。
四、真正能替代替代油车的是中国甲醇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
现有电池技术虽已十分成熟,要想彻底解决纯电动车电池的续航/充电/怕冷/寿命/安全的问题,只能改变一下动力电池的使用方式。

未来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纯电动+便携式模块化增程器。纯电动车续航300~500公里, 价格5元-7万元,95%的人有这样一辆车日常通行足够了。再有一个选项,10万元左在的可车载的便携式模块化发电机。上高速出远门或北方过冬时可以购买和租赁增程器。
普通续航的电动车即满足日常通勤的需要,性价比也大幅提高。那时候你就可以说电动车买车便宜,用车更便宜。出远门上高速购买或租赁一个增程器,便携增程器在抢险救灾时就是一个应急发电机。
未来增程式电动车要解决4个问题:(1)燃料问题,(2)车载便携发电,(3)模块化发电。
甲醇燃料+甲醇重整制氢+氢燃料电池做一个可车载的便携式模块化发电机是完全可行的,一个300公里续航的纯电动车,电池衰减到70%,只剩下210的续航。一个纯电动续航200公里综合续航1000公里的增程式电动车,电池70%纯电续航减少到140公里,综合续航,还有960公里,总续航只减少了6%。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减少电池的容量,跑长途可以不一边走一边冲,发电机的热量可以解决,电池加温和车厢内取暖的问题。电池在增程式电动车中的重要性需要重新定义充电在高速

增程方式,一边走一边发电,发电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辆,可以给电池供电,可以直接驱动车辆,也可以既驱动车辆同时又给电池充电,这样就避免了电池的过充过放,大大的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中国富煤贫油缺气,把煤变成清洁液体燃料,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源动力。甲醇汽车可以代替汽柴油车,甲醇燃料可以解决氢气的制储运加。加油站变加甲醇站十分方便。甲醇清洁廉价,甲醇燃烧比汽油减少40%的碳排放,价格只有汽油的几分之一,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 ,燃料电池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振动,无污染,无噪声。是未来发电的发展方向。电动车的尽头是双碳,煤电+煤制甲醇,中国新能源要健康大发展,跳出了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路线。煤电/甲醇/重整/增程,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方向。国产新能源技术路线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最简单最廉价的是合成甲醇,甲醇被喻为清洁的‘煤’、便宜的‘油’、简装的‘气’、移动的‘电’、液态的‘氢’。
甲醇燃料组分单一,低碳、高含氧,由于燃烧充分,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甲醇作为车用燃料,PM2.5排放比汽柴油少80%~85%,氮氧化物排放少60%~80%,一氧化碳排放少75%~9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6%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缺气的国家,70%的石油靠进口,迫于国家能源安全压力。煤炭开发利用是中国新能源的原动力。煤制甲醇,本地生产,经济廉价,便于运输,储存。成为中国深入新能源的利器。
氢燃料电池用电化学的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且无振动,无噪音,无排放。燃料电池只要有燃料供给,便能连续发电。

德国的合成燃料,为内燃机预留了生存空间。合成燃料可以是合成的汽油、柴油、甲烷、甲醇、氨气等,作为一种全新人工合成燃料, 燃料不是来自石油,是基于电解水的绿氢与从空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结合并转化为能量液体。虽然也会排放二氧化碳,但合成时同样会从大气中汲取碳,因此基本实现了碳循环闭环,碳增量为零。但是, 众所周知,即使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合成甲醇也是高成本,难普及。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900万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将达35%左右。电动车在新能源占比80%以上。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就接近了纯电动车的玻璃天花板,纯电动汽车迅猛发展就走到了尽头,纯电动车的电池如果衰减到70%也差不多用到动力电池寿命的尽头。但是,动力电池的寿命并不是电池的寿命。

根据国家规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以下,可视作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终结。动力电池的寿命是按照电池的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三元锂电池一般可以达到1000次,磷酸铁锂电池按照2000次计算寿命。
特斯拉的
简单的来说,对于动力电池来说,一个完整充放电过程才是一个循环,假如你每天都用了20%,5天才是一个完整循环。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
。
甲醇将成为最佳新能源清洁燃料,中国富煤贫油缺气,把煤变成液体燃料代替汽油和柴油,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源动力。甲醇燃烧比汽油更清洁,更环保。甲醇的价格也只有汽油的几分之一。燃料电池从来就是最佳新能源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振动,无污染,无噪声,可以放在乘用车的后备箱,在北方不但可以增程,而且可以用余热直接加热车厢和电池。甲醇重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增程的结合,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能源战略。中国的新能源要高速大发展,就要跳出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欧美技术的依赖和迷信,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甲醇燃料,甲醇发动机发电和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增程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方向和希望。
纯电动汽车只有与增程概念结合才能取代燃油车,才算是完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甲醇燃料和燃料电池增程的结合,符合中国国情,理应得到大发展,但会触碰到和影响一些集团和人的既得力 ,也一直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中国的新能源要高速大发展,就要跳出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欧美技术的依赖,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目前的纯电动汽车只有与增程概念结合才能取代燃油车,才算是完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理论上,电动车根本不算新能源汽车,因为新能源的定义是把其他能源转换为电能,没有增程概念的电动车不是一个完整的电动车。
既然纯电动技术早已接近玻璃天花板,增程概念首先需要发电的燃料,汽油,柴油,甲醇,乙醇,天然气和氢气,能够普及供应,能够车载转化为电能就是好的燃料。什么发电技术便携实用能满足车载,就用什么技术发电。中国最佳的清洁燃料应该是甲醇,煤制甲醇清洁廉价,甲醇燃烧比汽油减少60%的碳排放,甲醇的价格只有汽油的几分之一,中国富煤贫油缺气,把煤变成液体燃料代替汽油和柴油,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源动力。

未来的增程式方案应该是甲醇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 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使用寿命长,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氢燃料电池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振动,无污染,可以放在乘用车的后备箱,在北方不但可以增程,而且可以用余直接车厢和电池。甲醇燃料和燃料电池增程的结合,符合中国国情,理应得到大发展,但会触碰到和影响一些集团和人的既得力 ,也一直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中国的新能源要高速大发展,就要跳出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欧美技术的依赖,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甲醇燃料和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增程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方向和希望。增程式电动车既有现实的解决方案,又可以结合新燃料和新技术实现未来的理想产品。较好的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用车需求,正愈发受到市场的重视与认可。新能源必须由政策引导和扶持,何况中国並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国家。而且甲醇燃料和增程技术,可能只有中国才更需要,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碳排放占30%以上。中国富煤贫油缺气。必须得走自力更生的新能源汽车道路。过去没有受到太多的政策支持,甲醇燃料和增程技术已经顽强的走到了今天,让很多消费者看到了新能源的曙光,相信今后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电动车的尽头是双碳,煤电+煤制甲醇,中国新能源要健康大发展,跳出了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路线。煤电/甲醇/重整/增程,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方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