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约车“一口价”问题引发了公众的热议。这个一度备受消费者欢迎的价格机制,如今却引发了司机和平台的多方关注。

“一口价”是乘客在网约车平台输入目的地和行程路线后,由网约车平台给出固定结算的价格,无论乘坐时间长短,乘客只需支付该价格。然而,这个看似方便的价格机制,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对于乘客来说,“一口价”价格较低,也有效防止了司机绕路、低速行驶等问题。而对于司机来说,由于价格偏低,收入减少,他们对此态度消极。
然而,这背后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数据显示,多地网约车行业出现供大于求,一些地方还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这意味着,如果客单价提升,一些消费者的打车热情会下降,而司机单个订单收入提升,但单量减少,收入可能反而降低。因此,价格高低或许并非“一口价”争议的症结所在。

此外,长期以来,网约车行业积蓄着乘客、司机、网约车平台之间的矛盾和行业“成长的烦恼”。比如长途订单返程该不该收空驶费、高速费和过桥费应该由司乘哪方负担等;再如,有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是跑单多也不挣钱的根本原因。这些都亟待我们关注和解决。
然而,无论面临何种挑战,网约车都为乘客带来了出行方便,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灵活就业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公众需求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和兼顾各方利益,以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交通内参【全国交通运输调研中心】诚聘交通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019687、010-533859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