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Frank不懂车"的小电台,00后马自达车主和大家一起看车
在马自达系列的主线故事—日本最能“整活”的车企系列已经完结。但由于篇幅原因,关于马自达的很多故事还没有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我决定开设“特别篇”—马自达支线故事,继续关于马自达的趣事
还没看过主线故事的朋友可以移步“Frank不懂车”的主页观看
上期我们说了“一代神机”—MZR,这一期我们就来填主线故事的“坑”
欢迎来到马自达支线故事(特别篇)2:马自达和中国
为提升大家的阅读体验,本期分为上、下两篇发布
第一幕:改革春风吹满地,进口轿车真神气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进口的车型有拉达、嘎斯等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品牌,这些车型也并没有真正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而是基本成为了行政车辆(官车)
老一辈眼里的“B B A”—伏尔加小轿车

嘎斯24“伏尔加”—(1970年-1992年)
上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汽车也真正走进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但是彼时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能拿得出的手的乘用车也只有红旗和上海牌,而这两个品牌也还是“古早”的技术
一直卖到90年代的上海牌760轿车

上海“凤凰牌”SH760(1960年-1991年)
而这款车的原型车则是奔驰S级(图片|配置|询价)的“老祖宗”—1950年代末的奔驰220S(W180)

奔驰220S W180(1950年代末)
所以当1985年德国人带着桑塔纳(帕萨特B2)来到上海的时候,上海汽车厂里的老工人们像“穿越到未来”一般,感觉桑塔纳成了“汽车的标杆”

1985年第一辆“上海大众”桑塔纳(Passat B2)下线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国外的汽车品牌涌入中国市场。有的选择合资在中国建厂,有的则选择以进口的方式先来中国“试试水”
合资的代表之一,大家的童年—红夏利TJ7100

夏利TJ7100(大发Charade)
进口豪华车的代表—“虎头奔”W140
当时因为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而摇摇欲坠的马自达(详见主线故事第二期)也想来中国市场分一杯羹,于是马自达和中国的故事就此开始

1990年代的上海
第二幕:初来乍到
1990年代,马自达决定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先期也准备通过进口的方式试试中国市场的“水”,而且走了当年常见的通过代理商进口的模式,当时马自达在中国的代理商是“东棉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棉(TOMEN)官网
好巧不巧东棉在2006年被丰田通商收购,看来马自达和丰田还是挺有缘分的

丰田通商株式会社Logo
90年代马自达在中国引进的主要车型和海外基本同步:
第六代马自达323 BG

第六代马自达323 BG
第五代马自达626Cronos GE

第五代马自达626Cronos GE
少量进口的第七代马自达626 GF

第七代马自达626 GF
马自达旗舰—第四代929Sentia HD
图片来源:海鲜市场卖家(如有侵权联系删改)

第四代马自达929Sentia HD
马自达8的前身—马自达MPV

第一代马自达MPV
但是90年代汽车售价都非常离谱(桑塔纳当时能卖19w),进口车型更甚

1990年代部分进口车价目表
马自达也不例外,626能卖到35w+,929能卖到47w
而且合资建厂的趋势也日渐明显,马自达又会怎么选择呢?
第三幕:请到天涯海角来
1990年,“脱离”广东不久的海南也有意大搞经济,于是从菲律宾买了条福特的老旧生产线,工厂落地海口,一切看起来都在有序进行。但是福特是“拿钱走人”的态度,“海南汽车”被“造什么车”这个问题搞的焦头烂额,工厂在那了,但是没车可造

无车可造
好巧不巧,当时马自达社长(应该是古田德昌)在海南应该是参加一些经贸活动,海南政府也因为有了第一条汽车生产线迫不及待的邀请古田德昌参观
你说海南汽车当时无车可造,古田德昌又是车企老板,整这一出没点目的谁都不信

邀请古田德昌参观海南汽车
此时的马自达已经有了“拜福特为父”的想法,古田德昌在生产线前定睛一看可不得了
“这不是,这不是爸...把...把我的眼镜拿来!”
就这么一来二去,马自达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海南马自达于1992年成立。而海南马自达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并不是大家熟悉的323,而是比较老旧的第二代929旅行版
接下来有请马自达中国产第一车—HMC6470(第二代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

海南马自达HMC6470
这款车当时并没有悬挂马自达车标,而是“HIPOCA”这一串不知道啥意思的字母

海南马自达HMC6470车标
马自达的脑回路总是比较清奇,第一款国产车型居然是个“大瓦罐”
在大家熟悉的“福美来”之前,海南马自达还生产过一系列大家意想不到的车型,但是因为海南马自达没有“准生证”,所以这些车型并没有在全国广泛售卖
特别篇1提到过的马自达的“金杯”Bongo—HMC6440(马自达第三代Bongo)
图片来源:懂车号“轩亮咯po图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HMC6440(马自达第三代Bongo)
未曾设想的引进—第八代马自达323 BH
图片来源:懂车号“轩亮咯po图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海南马自达马自达323
第一代马自达MPV—HMC6450

HMC6450(第一代马自达MPV)
甚至还有626 GE—HMC6471

HMC6471(马自达626 GE)
海南马自达后期对一些新的车型直接就是全套零件组装了但是不贴标当进口马自达卖,包括第四代929等等车型,而且CKD的车型也出现不少质量问题(马自达后来不跟海南“玩”也是有原因的)
这样整下去也不行,海南马自达决定真真正正的“生产”一款“自己的”车型。但是却玩了波反向操作—引进第六代马自达323 BG
只能说更加证明了刚刚提到的第八代323只是海南马自达“贴标”的成果

HMC6430(第六代马自达323 BG)
解决了“无车可造”的问题之后,海南马自达又迎来了新的问题:造的车不能卖
彼时因为政策原因,一些方面并不支持海南汽车和马自达合资,“准生证”也迟迟不予发放,导致海南马自达生产的汽车只能在海南岛上“自娱自乐”(当然了也有特殊方法),这可愁坏了海南汽车。当然了,更愁的是马自达,选了个爹不疼娘不爱(政策不支持)的合资伙伴
海南马自达也不是没想办法,毕竟要活下去。先是自己挣扎着整了个北海分厂,咱就是说岛上造的只能岛上跑,那我去大陆造总可以了吧

海南马自达北海分厂
但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实在打不过就加入。90年代末,走投无路的海南马自达宣布破产之际,一汽来了波“零元购”,海南汽车“自愿”把资产100%划给一汽。就此成立了一汽海南汽车公司(后改名一汽海马)
这样一来,海南马自达有了“准生证”,就可以把车卖到全国各地了。HMC6430也变成了CA7130

一汽海南CA7130(第六代马自达323 BG)
当然了,一汽也是有小心思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把夏利2000(丰田Echo)上那台丰田8A 1.3L发动机装在了323身上
而丰田Echo也就是三厢版的丰田威姿,丰田威姿也就是后来的丰田雅力士,丰田雅力士的三厢版也就是丰田威驰。关于丰田雅力士这款车,也陪伴了我的童年,后期会开一期专门唠丰田雅力士

夏利2000和丰田Echo
先别急着骂一汽,人家也不是不给你选择的空间,这不还有CA7160,搭载了马自达B6型1.6L发动机。但是,B6是个化油器引擎,讲究的是个“原汁原味”的80年代风情
实在找不到B6发动机的图片
眼看到了千禧年,海南马自达借着一汽的“东风”,引进了基于最新一代323打造的马自达Premacy(普力马)

海南马自达普力马(2001年上市)
以及最新一代的323—第九代马自达323 BJ
海南马自达还把这款车在日本的名称“Familia”翻译成“福美来”,这个名字好听且符合中国人喜欢吉祥话的传统,值得一夸。要是放现在高低给你整个“法米利亚”

第九代马自达323 BJ
彼时一汽“打小算盘”的声音都快传到海口了,当年“拯救”海南马自达可不是为了“海南”而是为了“马自达”啊
“海南汽车你听到了吗?还不快把普力马和323给我整到长春来?”

我全都要
奈何海南汽车骨头硬,就是不把新车型给一汽投产。一汽作为“共和国之子”当然不能“平白受气”,于是一汽准备另辟蹊径—找你不行我找马自达总行吧
马自达和中国的故事进度已经过半
剩余的内容我们在“马自达支线故事(特别篇)2:马自达和中国(下)”继续
敬请期待
等等,先别急着划走,还有番外小故事
除了海马、一马、长马之外,马自达的车型还被悦达生产过
主线故事里提到过的马自达121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马自达121(1980年代)
这款车的福特版本美版嘉年华(Festiva)在1987年被福特授权给了韩国的起亚,彼时的韩国汽车工业的底子并没有比我们强多少,但是身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南韩选择了引进:
这款车被起亚命名为“Pride”,有骄傲之意

起亚Pride(1987年)
而在2000年的时候,这款老旧的车型成为了起亚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悦达起亚(后因准生证问题挂靠东风更名“东风·悦达起亚”,现在和东风分家又改回了“悦达起亚”)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并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接轨国际”的音译命名“普莱特”
悦达起亚Pride(普莱特)

悦达起亚普莱特(2000年上市)
所以也可以说马自达2在中国引进了两代车型:DA、DE
这里是Frank不懂车的小电台。00后马自达车主带你从不同的视角看车

感谢观看
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关注“Frank不懂车”的懂车号,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维基百科、谷歌、百度、微软必应、懂车帝(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