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说个结论:现在的车子不需要去热车了!
以前的车子汽油雾化,燃烧是靠化油器,温度一低,能力不行了,是需要热车子的;现在车子都电喷了,电子系统来控制汽油的雾化,就不需要再去热车子。

其实热车,热的就是油温和水温,但是原地热车,温度反而是升的比较慢的,可能10分钟水温也上不来,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正确做法就是车子启动后,直接走就好,边开边热。只要注意起步的时候尽量不要转速特别高,等转速稳定了之后再大脚踩油门。奔驰的说明书,上面明确说了不要原地热车,要立即起步。在正常工作温度之前,要避免高转速和高速行驶。
有些朋友会有点担心,没有原地热车,会不会使车坏掉,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第1个担忧,冬天的气温低,机油很难抽上来,不热车的话,这个机油没上来,它这个磨损就比较严重了?其实无论什么季节,车子停放久了,机油都是重新从油底壳上面泵上来的,也就是说冷启动的时候,该磨的还是会磨的,与热不热车没有关系。还有就是机油在发动机的内部,从底部上来几秒钟的时间,有论文《机油泵建压时间改善》里面讲到,机油泵提高到一定压力之后,把机油强制压送到发动机各个零件运动表面上面,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不到10秒钟。说白了就是汽车发动了之后,把安全带系好,反光镜调好,机油就已经润化好了,这个时间不用刻意的去等的。
第2个担忧,可能会觉得刚打着车子,声音有点大,转速表好像也不是很稳定,直接开走会不会伤车?想等这个怠速稳定了再走。其实,打火瞬间的转速叫做起动转速,之后会下降一点,保持一段时间,最后才掉到一个正常的怠速转速,那么怠速转速之前的这个时间,称为暖机阶段,更多的目的是给催化器加热。《内燃机学报》期刊上面论文《降低汽油机起动及暖机过程中的HC排放的探讨》上面讲60%~80%的未燃碳氢化合物是在冷启动阶段发生的,就是燃烧不充分。所以说,需要通过改变冷启动的燃烧过程来加快催化剂起燃,降低排放。简单的讲,就是点火之后转速高没稳定的这段时间,提高转速,加快产热只是为了降低排放,不会对车子有什么影响的,车子本来设计就是要有这个功能。

为什么还是有人要原地热车呢?有些时候原地热车,车子开起来是不是更舒服一点?可能南方朋友有没什么感觉,北方的朋友感同身受。首先,北方地区的冬天一上车,车窗上全是霜,哈口气都会起雾的,真的是想走完全走不了,要要在原地热一下车,只有当空调暖起来了,才能除霜、除雾,等待的这个过程就要花一点时间了。《山东化工》期刊有论文《汽车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上面讲到,当外界温度为-3℃的时候,某款汽车预热到节温阀值的85℃,大概要110秒,差不多要2分钟,而且不同的车子设定不同,空调好坏也是有讲究的,所以说,才导致有些车主是需要原地热好久的车,但也就两三分钟,也不需要热个10分钟或者更久的。
有些朋友说,冬天车子刚启动,档位不好挂,也是需要原地热车才能挂挡行车的。这档位不好挂,主要是因为低温的时候变速箱油过于粘稠,这样的齿轮在运动的时候阻力过大,换挡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卡齿。《摩擦学学报》有论文《车辆手动变速箱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里面讲到,粘度大的变速箱油虽然抗摩擦性比较好,但是会造成低温难挂挡,换挡性能差的问题。给大家举个例子,冬天自行车链条和齿轮上面这个润滑油的粘稠,我们骑起来力气就要大一点,道理是差不多的。
原地热车,发动机输入端会在变速箱内搅动油液,使油温升高,换挡的也就变得好挂了。有些变速箱自带冷保护功能,经过热车,驾驶的时候更从容一点。比如说日产CVT的低温保护,环境温度低于0℃以下,水温40℃以下,就会限制档位在一档到二档,时速是40km/h以内。其实,就相当于把边走边热的这个建议强行的就写到行车程序里。
总的来说,如果是从担心车子磨损的角度来说,那根本不需要原地热车,正常就可以,同时尽量避免一上来就高转速、急加速;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原地热车如果是为了开的更舒服,热车时间也是可以控制一下,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那原地热车是对车有危害的!不仅导致油耗升高,还会加剧积碳的产生!所以说,建议习惯热车才开的朋友,定期往油箱中加注#耐可力燃油系统清洗剂 有效清除积碳,避免因积碳导致爱车出现症状!那你说不热车要不要用#耐可力?小耐真诚的给你说,只要是燃油车都需要使用#耐可力 除积碳!!!只要是咱开车,积碳就不断产生,热车与否只是积碳多少的事情!信小耐,准没错,让你养车不迷路!
关注微信公众号「耐可力RapidClean」各系车型使用耐可力的清洗对比您都可以查阅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