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内发表公开裁员邮件,做实了之前盛传的裁员绯闻。蔚来汽车经营出现困境,终于忍不住要裁员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具体情况是,11月3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公开信中表示,蔚来汽车将在11月之内进行裁员,数量大概为总员工数的10%左右。现在蔚来汽车26000多名的员工中将有超过2600名的员工即将面临失业。蔚来内部人心惶惶,毕竟在这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中失业,意味着将失去一份不错的收入。
10%的大规模裁员,对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内部经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得已采用裁员的方式去缓解。裁员对企业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减少企业薪酬支出,减少企业的现金开支。所以无论蔚来怎么解释、怎么洗白,都没有用,蔚来的现金流真的是已经出现衰竭。

蔚来汽车差钱吗?或许一直以来都不差,但是现在是真的差钱了。从去年二季度至今,蔚来汽车的现金储备每季度平均减少100亿元,到了2023年第二季度,蔚来资金储备总额为296亿元。按如此烧法烧钱,能有多少企业能扛得住,这剩余的资金储备又能烧多久呢?
那么蔚来汽车大裁员能解决问题,解决困境吗?个人觉得,蔚来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裁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压力或者说是缓解现金流压力。裁员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对蔚来员工的打击非常大,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裁的是谁,很容易形成内部的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相互斗争,内耗加剧。同时也让人看到蔚来汽车没有未来,优秀的员工以此契机到处选择优秀的平台,造成员工的不稳定性。
大裁员的其他后遗症也会持续发酵,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蔚来汽车的服务质量。蔚来的服务有口皆碑,被人称赞不绝。但高质量的服务依靠的是用户体验部门1.2万名员工的艰苦努力。如果面临裁员,人员减少,后续又不排除继续裁员的情况下,蔚来汽车的服务还能维持高水平运行吗?
蔚来为何出现

困境,为何连年亏损,亏损又这么大?用蔚来的话是战略性亏损巨大。什么战略性亏损呢?不断扩张的换电站、布局的固态电池,研发的手机新产品,都处于大量烧钱的状态。单机模式的大搞换电模式,一座换电站初建成本300万左右,后续营运维护成本都是无底洞,虽然建设了数千座换电站,但根本看不到盈利空间,而且在电池快充的打击下,换电模式是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在看好。一个换电模式将蔚来汽车拖去万劫不复的境地。现在是继续发展,还是直接弃用,蔚来都是非常痛苦的。
而布局蔚来手机、固态电池等业务同样是需要巨大的投入,但短期内又无法变现,只会把自己拖垮。现在蔚来汽车的局面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说的好听点是“战略性亏损”,难听的就是深陷泥潭,亏损将成为常态。

相比之下,曾经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现在已经变成了理小蔚。蔚来被理想,小鹏汽车超越。看看理想汽车,销量一路攀升,早已扭亏为盈;小鹏汽车智能辅助驾驶被大家认可,扎扎实实造车,度过了企业最困难的时期,销量稳步上升。
因此,蔚来汽车当前最重要的是聚焦主业,研发高质量的汽车产品,以优质的汽车产品与服务赢得民众喜爱。同时当断则断,砍掉亏损严重业务板块,比如充电模式业务、手机业务、固态电池业务等,以缓解资金压力,才能解决当下困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