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预重整的威马汽车最终能否绝地求生?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李欣帅
近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汽车”)在其微博平台发布的有关预重整的《告知函》引起广泛关注,争议之下,威马汽车于10月18日针对“破产猜测”等言论做出澄清,表示公司并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经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并进一步解释称,预重整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以避免破产,不同于破产重整,是企业面临困境早期阶段的自救行为。
威马汽车称,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公司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通过预重整程序,威马汽车将彻底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全面优化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于公司创始人沈晖跑路传闻,威马汽车在澄清公告中表示,沈晖在欧美多地工作和居住多年,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因此不存在跑路海外的情况。
经营困境
本次申请预重整的原因,威马汽车在《告知函》中提到,因受疫情、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影响,威马汽车陷入了经营困境。
威马汽车2022年6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7.62亿 、26.72亿和 47.43亿元人民币,而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亏损持续扩大,三年净亏损合计174.35亿元。
同时,威马汽车销量低迷。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的收入主要来自车辆及部件销售、汽车监管积分销售、其他产品及服务。其中,车辆及部件销售占比达90%以上。而威马汽车在2022年的销量开始大幅下降,年销量约为2021年的二分之一。据车主之家平台统计,威马汽车2022年12月销量仅30辆。
经营困境也反映在员工和车辆售后方面。在2022年11月,一封威马汽车内部沟通信《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在网络流传,总结来说就是全员降薪,此后,威马汽车被曝拖欠员工薪资,2023年8月31日,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威马汽车下发行政处理决定书,显示威马汽车无故拖欠248名员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1339万元。
此外,2023年2月28日,上海市青浦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称自2022年10月起,陆续接到近90位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投诉,反映该公司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等。根据上述情况,青浦区消保委通过投诉数据分析、上门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认为目前威马汽车销售和维修几近停摆状态,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威马汽车品牌,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企查查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目前面临的司法案件数403起,股权冻结33个,今年9月累计冻结股权超160亿元。
近年来,威马汽车多次寻求上市,但都宣告失败。2020年,威马汽车欲在科创板上市,当时被外界猜测或将成为“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2022年6月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23年1月,威马汽车宣布与Apollo出行(00860.HK)达成战略并购,旨在借壳港股上市,但9月10日,威马汽车在微博平台称“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进程。目前威马汽车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东,未来将继续支持Apollo出行的发展” 。
努力自救
与如今的经营问题对比,威马汽车在早期发展中有着不俗的市场表现。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月,仅历时16个月就建成了新造车企业中首个自主建成投产的工业4.0智能制造整车工厂,实现了从产品发布到量产交付的蜕变。
据威马汽车官网,其自创立之初便制定了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在前期发展中,威马汽车也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历经多轮融资。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的股东架构中,沈晖及其妻子王蕾合计控制30.82%表决权,其他股东包括雅居乐集团(03383.HK)、百度(09888.HK,BIDU.US)、广发证券(000776.SZ,01776.HK)、腾讯(00700.HK)、电讯盈科(00008.HK)、成为资本、中国烟草等。
在汽车销量上,根据威马汽车IPO时行业顾问灼识咨询的数据,威马汽车2021年在建议零售价15万-3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其电动SUV销量在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累计出售83495辆电动汽车,其中2021年销售44152辆,较2020年翻一倍多。
关于威马汽车当前的工作重点,公司在10月18日的澄清中提到,重点包括售后服务、复工复产、出口业务、海外合作、国际融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人等事项,相应进展会寻找合适时机对外公布。在预重整期间,威马汽车会继续履行合同和责任,全力保障各方权益,同时,威马汽车方面表示目前核心岗位运营正常。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以期在预重整后重新崛起。
天使投资人、智库专家郭涛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预重组对于威马汽车来说可能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外部投资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竞争力。”他进一步提到:“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公司涌入这一领域,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一些公司可能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份额下滑的挑战,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仍然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9月11日,开心汽车(KXIN.O)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消息称已经和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其股东持有的100%股权。并进一步表示目前威马汽车拥有两座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基地:温州生产基地、黄冈生产基地,是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两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代表性企业;威马汽车已经研发成功并且批量交付E5、EX5、EX6、W6四款车型,同时即将交付M7,已经在中国约200个城市交付超10万辆智能纯电乘用车。
同时,开心汽车还提到,威马汽车在2023年的海外扩张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在欧盟、中东、东盟、北美等地具体推动多元化合作项目。威马汽车的部分车型也率先获得了欧盟WVTA认证和SSTA认证(EX5车型为WVTA,E5车型为SSTA)。
10月10日威马汽车发布预重整的《告知函》后,就目前与开心汽车合作的进展情况,双方均未公开表态。
记者就威马汽车现状、未来融资发展计划,以及关于用户、员工等各方利益情况致函威马汽车,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