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联播丨主持人看新重庆 · 重庆造车 这样“炼”成
第1眼-重庆广电
来自市统计局消息,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呈蓬勃发展之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排在“打头”的位置。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无到有?跟随今天的《主持人看新重庆》,一起去打探一番。

在长安汽车位于两江新区的智慧工厂,一辆重庆造的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是如何诞生的,智慧工厂聪明在哪儿?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高效。在冲压生产线,一块板料进来,冲压模具的大嘴一压,4秒钟,一块引擎盖的内板就成型了。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精准。这条生产线的作用,是将车身零部件组合成模板,进行组装。

焊接车间,有494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程度93%以上。同时,车间拥有多种智能化检测手段,将焊接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

长安汽车两江工厂二厂区焊接车间工艺主管刘磊告诉记者,这是一条柔性化生产线,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实现4个车型7款车的一键交叉生产,这里是他们的中控室,也可以称之为车间的大脑,在接收到市场订单后,他们只需要在这里一键发送,车间的机器人就可以自动开始生产。

第三个关键词是智能。汽车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总装,就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到一起。如果说前面的流程,和燃油车没啥差别,到这里就是见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出品的时刻。电池自动合装设备,智能识别电池种类,与整车进行视觉定位安装。雷达、传感器等硬件设施,在流水线上一一装载。车机系统,跟随车载终端总成安装到车内。汽车下线前,工程师刷写程序,激活系统。这一辆车,就有了灵魂。

历经18个小时,一辆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经过工厂的检验,正式下线。

阿维塔12智能化负责人彭诗迪介绍,它将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可以更快捷地和智能设备进行互联数据也更加安全。除此之外,这个车还全新搭载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重庆鱼嘴铁路货运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车物流基地,我们的“重庆造”汽车可以直接开进火车的“肚子”里。现在,汽车可以直接在这里通关发运,而无需到边境口岸报关查验。向北,中欧班列大约5天就可以到霍尔果斯口岸、送往中亚、欧洲。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2天后就能从广西钦州港出海。

重庆卫视《重庆专访》主持人聂莹说:“今年上半年,重庆出口汽车17.2万辆,货值148.4亿元。放眼全球,乘势而上,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个领域,重庆这位老司机,正在开启‘换道超车’的加速度。”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刘美麟 李臻 刘恋 张骏凯 王洪亮 王嘉川 聂莹)
</body></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