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核子观察】仰望U8订单超3万,总金额突破300亿!比亚迪爆发!

    096核子头像096核子头像
    096核子2023-10-27

    王传福率领比亚迪大爆发,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订单超3万,订单总金额突破300亿!


    观察比亚迪很久了,一直想写一写。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接华为手机订单接到手软的比亚迪又爆发了。


    比亚迪集团旗下比亚迪电子为华为手机的代工厂,比亚迪电子在2007年在香港上市。


    2020年年初,比亚迪电子“疫”不容辞,跨界援产口罩,在时间紧、任务重、原料紧缺的困难模式下,开启了“不可能的任务”,创造了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100天达成1亿只日产能的比亚迪速度。


    2023年四季度,比亚迪仰望U8在百万级豪车领域大杀四方,累计已经拿下了超过3万个订单。


    如果按照每辆108万来计算,订单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00亿元!


    有人说比亚迪只能在30万以下的价格区间耍威风,30万以上就卖不出去了,腾势品牌的销量也不高,想要卖100万级别的豪车,就是在做梦?


    啪啪啪,打脸了吧!



    船夫哥还是挺猛的,20多年前,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啥叫新能源汽车,或是不看好新能源汽车,王传福却赌上了全部身价,要死磕新能源汽车!


    如今,比亚迪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老大,销量远远甩开了特斯拉!


    就连大名鼎鼎的华为系造车,在煎熬中攻坚了两三年才爆发,短时间内大概率还是追不上比亚迪的销量!



    比亚迪到底有多强呢?


    很多人只知道比亚迪汽车强,却不知道比亚迪在多个领域都是超级强悍的。


    王传福执掌的比亚迪商业版图包括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电子、比亚迪半导体、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科技、弗迪精工、弗迪视觉等。


    简单聊聊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主要攻坚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晶圆制造等。没想到吧?比亚迪也是超强的半导体芯片公司。


    早在2003年,比亚迪就组建了汽车半导体事业部,属于比亚迪的第六事业部。


    而这一年比亚迪启动对陕西秦川汽车厂的收购,从手机电池行业进入燃油车制造行业。


    2004年,半导体事业部作为比亚迪微电子公司注册成立。


    刚进入这一新兴领域,比亚迪发现汽车类半导体是限制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被看做汽车电力电子装置“CPU”的IGBT,由此比亚迪半导体前期发展一般。


    2008年,比亚迪以2亿元收购了宁波中纬,这被认为是关键一步。


    但当时外界并不看好,比亚迪至少亏20亿元、芯片项目巨亏拖累比亚迪的报道漫天飞。


    2010年,比亚迪自造的1.0代IGBT芯片问世,并在当时的插混车型做了一些验证;


    2013年,2.0代芯片正式装车比亚迪e6;


    2015年底,2.5代芯片推出。


    2018年,比亚迪微电子发布全新一代车规级IGBT标杆性产品——比亚迪IGBT4.0,打破了市场完全被外资芯片巨头垄断的现状。


    随后比亚迪微电子开始了重组,将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


    重组后,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2020年5月,比亚迪半导体仅42天后完成A轮融资,估值为75亿元;


    又过了20天后完成A+轮融资。


    经过两轮融资之后,比亚迪半导体估值已达到102亿元。


    从股东方面看,比亚迪股份依然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2.3%。


    紧随其后的是红杉。


    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半导体为客户提供车规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制造并批量生产了 IGBT、SiC MOSFET、IPM、MCU、CMOS图像传感器、电磁及压力传感器、LED 光源、车载LED显示等多种车规级半导体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车载影像系统、汽车照明系统等领域。


    到2020年12月,比亚迪的IGBT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过了100万辆。


    那么比亚迪半导体如果上市,面临的对手是谁?


    根据IHS最新报告,全球前五大IGBT供应商占据市场份额超过65%,排名第一的英飞凌市占率达到 34.5%。全球前十大IGBT供应商,国内仅有斯达半导体上榜,市占率为 2.2%,与龙头企业相差甚远。



    其中英飞凌科技公司的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独立。


    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


    英飞凌科技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是IGBT技术领导者,对于低电压中电压和高电压IGBT领域,英飞凌均占据领先地位。


    排名第二的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是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成立于1921年。


    三菱电机半导体产品包括功率模块(IGBT、IPM、MOSFET等)、微波/射频和高频光器件、光模块和标准工业用的 TFTLCD 等。三菱电机在中等电压、高电压IGBT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名的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成立于1923年,主要生产IGBT模块和IPM模块,产品在工业控制和变频家电中广泛使用。



    第四的赛米控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生产产品包括芯片、分立器件、二极管、晶闸管、IGBT功率模块和系统功率组件。赛米控在低电压消费级IGBT领域具备一定优势。



    由此看出,在IGBT行业,德国日本是行业领头羊之一,而在中国企业中也有不断攻克此项高精尖行业的先锋。


    比如科创板也有一家做IGBT的企业——斯达半导体,它与比亚迪在同一赛道,由于国产IGBT赛道的稀缺性,所以斯达半导体上市之后,备受追捧。在其上市的第一个月就暴涨870%,目前市值300亿。



    比亚迪半导体的上市一波三折,最终于2022年11月15日,比亚迪宣布,主动终止半导体公司单独上市的计划。


    在我看来,暂不上市,对比亚迪是一件好事!


    王传福曾表示,我们的市场化1.0的战略,就是让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的形式杀出去,去和同行竞争,拆出去赚市场的钱那才叫本事。



    根据比亚迪半导体在2022年4月29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比亚迪半导体营收分别为10.96亿元、14.41亿元、31.6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8511.49万元、5863.24万元、3.95亿元。

    其中,大股东比亚迪向比亚迪半导体贡献了超五成营收。


    同时比亚迪半导体透露,在车规级客户方面,其已进入小鹏汽车、东风岚图、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整车厂的供应体系,目前主要供应IGBT模块、电流传感器、车载影像传感模块、车载系统等。


    2022年比亚迪半导体收入36亿,预计估值达到了260亿。


    终止创业板IPO的最大问题是关联交易占比过高,且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这个问题几年内无法解决,只能借壳上市,而且按照证监会注册制下借壳上市和IPO同标准原则,低收入的壳资源公司仍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这样不如就踏踏实实晚几年再上市!


    夯实目前已有的业务,把产能和工艺制程提上来!加强自动驾驶系统的投入,目前高端车型用NVIDIA Drive Orin芯片,以后也可以用华为的MDC810计算平台,但最终还是要像特斯拉、华为那样,采取全栈自研模式。现在开始补上智能化,完全来得及!


    希望船夫哥保持战略定力,把比亚迪半导体做成英飞凌!


    弗迪系的弗迪电池、弗迪动力等依然存在比亚迪半导体的关联交易过高的问题,所以,不如都安心拓展业务规模,进行技术迭代升级,练好内功。


    2023年,比亚迪汽车收入达到6000亿,利润300,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2025年,达到收入10000亿,利润600亿,是大概率事件了!


    因此,在研发强度上,完全可以保证资金的投入!



    希望船夫哥和余大嘴能撑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半边天!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