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张轩墨
一场阻击宁德时代的大戏,开场了。

今年年初宝马向电池行业招标的160GWh的超级大单于近日有了结果,分别由蜂巢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开展供货。其中,蜂巢能源拿下了宝马欧洲区近90GWh产能的“巨大蛋糕”,而被赋予众望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此次竟然落入下风,将同亿纬锂能共同瓜分国内约70GWh的订单。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前段时间,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一众车企抱怨,新能源汽车的的利润都让给了电池。长城汽车要靠电池绝地反击?

对此,蜂巢能源官方回应称,公司确实获得了欧洲某OEM厂商的大额订单,但由于相关保密协议限制,无法透露过于详细的内容。有消息推测,如果按照每千瓦时0.6元的价格估算,蜂巢能源未来将有540亿元的大额现金入账。

除了欧洲市场产能逐步发力外,蜂巢能源在东南亚地区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泰国能源巨头万浦集团的子公司已与蜂巢能源达成合作,将联手提高在泰国新能源电池市场的占有率。海外的接连开花,让不少企业开始憧憬起这匹今年来最大的“电池黑马”。
叠片技术+短刀电芯,蜂巢剑指宁德
公开信息显示,蜂巢能源自2018年起便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中脱离,在江苏常州注册成立公司,是一家专攻汽车动力电池研发及存储的新锐科技企业。同年2月,蜂巢能源完成了由长城汽车领投的种子轮融资。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先后进行了7轮超200亿元的融资,估值高达460亿元人民币,长城、零跑、理想、岚图、领克、合众等品牌均在其供货名单中。

作为一家处于快速上升期的电池企业,蜂巢能源自成立以来,便选择了叠片这条少有竞争对手的电池路径,持续精进,第三代“飞叠”技术效率提高至0.125s/片,无限逼近卷绕效率。在这样雄厚的技术底蕴支撑下,蜂巢能源的短刀电芯也是备受业界认可,去年光是动力电池产品营收就达到了66.21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近七成。

进入2023年,蜂巢能源则像是按下了快进键,装车总量4.41Gwh,位列1-9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行榜第八名。如果未来蜂巢能源叠片技术可以继续突破的话,恐怕国内的一些中部电池企业订单量将遭受巨大打击。

当然,刨去基本的短刀电芯,蜂巢能源近日也在研究“第二业务路线”。前段时间有相关行业人士称,蔚来汽车正在和蜂巢能源就合作研发生产4680大圆柱电池洽谈,目前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电池事业“开花”难掩主营收入下滑
今年以来,长城汽车在主营业务上的进展可谓频频受阻。先是4月同比亚迪一起陷入“举报风波”,而后又在销量数据里给了投资者当头一棒。

据长城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86.4万辆,同比增长7.69%,全年目标仅完成了一半多一点。反观比亚迪却仿佛没受任何影响,300万的销量目标稳步推进至七成,归母净利润205-225亿,同比增长120%-141.64%,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产品矩阵愈发贴近长城的禁脔。前段时间亮相的豹5、销量平稳的海豚、明星车型宋等等,均是卡着长城汽车的脖子往上走,狙击意味浓厚。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长城和宝马合资的新能源品牌光束汽车首辆新车纯电MINI(图片|配置|询价)正式下线,预计2024年进军全球市场。
知嘹说
整体而言,长城汽车仍然是处于相当敏感的位置。虽然蜂巢能源屡获大单,海外业务进展也不错,但终归只是小头收入,长城当下的营收重心依旧是汽车。如果未来五年内,魏建军不在大局上做出改变的话,不光汽车要被比亚迪渐渐“蚕食”,就连增长飞快的电池也将受到牵连。希望长城可以尽快调整好业务重心,争取早点把“电池”这条腿支起来。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