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智能驾驶发展的路上,还有哪些关键节点要攻克?

    懂车老王头像懂车老王头像
    懂车老王2023-10-23

    前几天Zeekr001大概在120km/h情况下撞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有个叫什么孙清华的人扯淡被群嘲。这人把车辆撞人说成了气囊把人弹出来,截图还带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结果这人现在被持续网暴,然后zeekr官方还说要处理造谣者。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这个事故让老王思考,为什么AEB不包含这个速度区间,什么东西在制约AEB的发展?我去查了一下美国的IIHS,发现这个规则只在两个速度下12mph(20km/h)和25mph(40km/h)对AEB系统进行评价,中国的C-NCAP也只是在30km/h、50km/h两个速度下(相当于匀速情况下)对车辆进行AEB测试。

    而更加严格的Euro NCAP则覆盖了10-80km/h的范围,而且还模拟了前车的各种状态(静止、缓慢行驶、短距离/长距离急停)。而且还有car2car的AEB碰撞测试。

    但很显然,现有的AEB测试条件并没有包含Zeekr001这次的惨烈事故(下图疑似受害者的人体组织,请酌情观看),代表真实的交通状况。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AEB系统在高速、低速、不同天气条件下,并不可靠。

    很显然,这次的事故,打消了很多人对智能驾驶的幻想,因为AEB被划归在L0这个等级,是最起码的智能驾驶辅助,但却没能够在120km/h的时候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不出碰撞事故。可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可能更不可靠。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AEB为什么企业设定是高速不触发、没有这个功能呢?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即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系统是一个辅助刹车的电子系统,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技术,其实在传感器融合方面依然有挑战。

    同时,对于不同路况和场景,系统在无法确认感知是否正常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突然减速可能会造成当前车辆的后方追尾(比如,正后方传感器缺失或无法判别的情况下)。我跟大家说,没做过毫米波雷达标定的人都一边呆着去,这玩意儿我们最懂,当年老王从动力总成出来之后如果没去媒体下一个就是这个部门,当时上班地点在望京戴姆勒RD,mad实际工作地点确实亦庄的国光,而且还得经常去191和193,老王当年为啥去BMBS就因为我家住花家地,结果又给我捅亦庄去了,本来就是亦庄出来的,所以我还是把那个offer拒了去了媒体,但当年就标定这个传感器,我去面了一下自动驾驶相关岗位,当时L2plus基础科目和Appollo项目组都在招人,当年我为了去面试特地跟他们组去昌平做了小半年项目,用来测试的是一辆V级。当然不是下图这种型号,我们当年是老款的

    仅作示意图

    以这辆车为例,当车辆前方可能是缓慢移动或静止的车辆和物体,它的AEB就会在识别目标物体是静止车辆还是其他物体时产生偏差,并且由于毫米波位置问题,原车即便不改装,有时候都会报错,只不过这种报错的码用户是看不到的,其结果就是系统会停用。

    而且老王告诉大家,之前特斯拉就提出了对于现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的否定也是这个原因。大概长这样,FCC需要practice而且据特斯拉相关工程师表示,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探测性能其实并不稳定,导致与摄像头融合后带来错误,感知效果反而下降。也就是说,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特斯拉有意使用纯视觉的另一种解释。

    从速度和识别准确率上来回答AEB为什么高速不准触发,现在其实全速率ACC巡航有减速的识别,但AEB高速触发仍然是个风险,毕竟错误信号无法避免,如果因错误信号导致车轮突然抱死,其恶劣影响将会更加深远。高速车辆侧滑、翻滚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老王认为,AEB和ACC全速域巡航针对突然窜出来的行人这个预防,还需要攻克。所以今后结合V2X可能可以解决这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毕竟V2X是车联网的一个落地体现,联网能互通信息,就像高德地图现在能提前报告哪里有堵车,哪里通畅,让我提前有决策,这某种角度成为了一种另类的V2X,但这显然还不够,今后用户可能需要更多相关信息在自动化执行方面的落地。

    次阅读
    3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3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