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BYD海豹电驱系统技术分析

    铭心忧头像铭心忧头像
    铭心忧2023-10-10


    阅读此文前,点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标题:电动车技术的巅峰演进

    导语: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比亚迪的全新海豹(图片|配置|询价)车型引领了技术的巅峰演进。不仅拥有创新的刀片电池和卓越的续航表现,还采用了独特的热管理系统和电驱动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海豹的技术细节,以及它们对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意义。

    电池技术:

    比亚迪海豹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研发的刀片电池,将整车性能和续航能力提升至接近特斯拉Model 3的水平。


    海豹的纯电动版本分为5种,其中550公里续航和700公里续航两个版本的主要差异在于内饰。电池容量有两种,61.4度电的电压为232V~440.8V,82.5度电的电压为344V~654.6V。前者是非高压电池,无需升压充电,而后者则依赖于电驱动系统来进行升压充电。需要注意的是,四驱版本的续航里程要比相同电池容量的两驱版本少50km。这一差异一方面是因为额外的前驱质量增加了车辆重量(约90kg),另一方面是因为ASM辅助驱动在非工作状态下产生了拖曳损耗。


    电池布局:

    比亚迪采用了与特斯拉Model Y相似的CTB技术,将电池作为车身底板的一部分,并直接安装座椅在电池组件上。这种布局不仅省去了一部分车身构件,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

    热管理系统:

    海豹的热管理系统与特斯拉的八通阀(Octovalve)不同,它采用了9个独立的阀门(九通阀Nonavalve),分布在不同位置,实现8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该系统取消了传统的电池冷却水路,而是直接使用冷媒来冷却电池组件。相比于水的显热换热,冷媒主要依赖相变的潜热换热,这使得系统控制变得更加复杂。必须确保冷媒在流经电池包流道的末端时仍有足够的相变余量,以避免影响电池的温度均衡性。此外,热管理系统取消了传统的PTC加热器,而采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自发热来保持电池的适宜温度。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如果电驱动系统也能够采用冷媒冷却,那么整个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将能够完全摒弃水路,从而大大简化结构设计。


    目前看来,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技术障碍,这一趋势值得密切关注。

    电驱动系统:

    比亚迪海豹的全系车型共有4款电驱动系统,虽然功率不同,但基本结构相似,均采用了八合一的设计,是油冷且油路结构类似的系统。后驱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度非常高,将DCDC、车载充电机和动力域控制器集成在一起。这种集成优势在于省去了高低压线束和接插件之间的复杂连接,从而降低了成本,紧凑了空间,简化了整车布局。


    电机和减速箱的结构采用了常见的2级平行轴设计,速比为10.81。电控部分则作为一个独立的壳体安装在电机和减速箱的顶部。需要注意的是,在减速箱后盖的输入轴上有一个不常见的零件,尚不清楚其具体功能。

    总结:

    比亚迪海豹电动车在技术方面展示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其创新的电池技术、热管理系统和电驱动系统都为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冷媒冷却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的热管理方式,带来更高效和可靠的性能。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