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燃油车领域的“小透明”,到如今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用断层领先的销量成绩证明了自己的成功。比亚迪海洋网系列上市后,销量也是一路长虹。海洋网系列的第3款车型海鸥(图片|配置|询价),上市首月就斩获了1.43万台的销量,而且大家要知道的是,这还不是满月的成绩。
比亚迪海鸥能获得如此高的销量,首要的因素我认为是低廉的价格。作为比亚迪海洋网系列的入门级车型,虽然海鸥的定位和比亚迪海豚一样,都是小型车,但它的价格却降到了10万以内,市场指导价为7.98万到8.98万。目前比亚迪旗下售价低于10万的纯电动车型仅此一款,所以它也算是具有的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比亚迪海鸥的动力配置以及续航里程,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通勤需求,而且车上的配置比同级的竞争对手丰富,这也为比亚迪海鸥增添了竞争优势。

比亚迪海鸥搭载了一台拥有55千瓦功率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峰值扭矩为135牛·米。全系标配刀片电池,30.08千瓦时的电池组可以为比亚迪海鸥带来305公里的续航,38.8千瓦时的电池组可以达到405公里的续航。
五菱缤果作为比亚迪海鸥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它的最大续航里程分别是203公里和333公里。虽然五菱缤果的入门级价格比海鸥便宜了2万元,但续航里程少了100多公里。

作为一名车评人,但我同时也是一名车主,如果我要购买小型纯电动汽车,首要考虑的要素就是续航不能太低。200公里的续航里程可以满足近距离的通勤需求,可一旦上班通勤的路程变远,就会变得很鸡肋。续航稍微长一些,也能缓解一下我们的里程焦虑。
比亚迪海鸥的动力输出让我蛮惊喜的,起步时车辆的响应很积极,而且整个提速过程表现很平顺。得益于纯电动汽车的优秀电路技术,车辆在加速的过程中给出了同级别燃油车所给予不了的驾驶质感。
因为电动机的功率确实不是很大,所以比亚迪海鸥后期的加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高速上我感觉油门已经踩到底了,但速度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从80千米每小时提速到120千米每小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漫长,如果心急的话,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海鸥的体型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没有因为成本低,就大幅度简化车上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全系标配10.1英寸自适应悬浮式液晶屏,搭载最新的 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车机系统的功能很齐全,空调、多媒体都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语音控制空调只能进行简单的升温或降温,想要设置固定的温度,只能通过手动调节。

在这辆不到10万元的纯电动小车内,竟然还配备了无线充电面板,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在我的印象中,无线充电面板应该只有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车型才会配备。
车上的其他硬件配置也很丰富,比亚迪海鸥全系标配后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还配备了1个摄像头和3个超声波雷达。此外,比亚迪海鸥全系标配NFC钥匙、无钥匙启动系统,这些在同级车型中并不多见。

更吸引我的是比亚迪海鸥内饰的用料和做工,整个中控台的布局和走向就像是展翅飞翔的海鸥,很有视觉冲击力。如海豚尾巴一般的平底式方向盘用皮质材料包裹,手感也很细腻。一体式运动座椅的包裹,内部的填充物也很柔软,完全没有廉价车的感觉。
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它的空间。比亚迪海鸥定位小型车,长度是3780mm,轴距为2500mm。相同定位的五菱缤果长度达到了3950mm,轴距达到了2560mm,相比之下海鸥的尺寸小了很多,空间上会显得更局促一些。

而且小型车的车身比较矮,高个子的人坐在车内,头部很容易顶到天花板。我身高1米75,坐在后排座椅上,头部就只剩下了两指的距离。我同事身高1米8,他坐在车内时就不能坐的太笔直。车内的横向空间也很紧凑,坐两个人很舒服,如果坐三个人就得挤一挤。
比亚迪海鸥作为海洋网系列打开低端市场的“敲门砖”还是挺合格的,车辆的续航里程、配置都很齐全。尽管上市之前大家对它的价格议论纷纷,但看到实车后,这些质疑就被打消了大半,比亚迪海鸥是用自身实力征服了消费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