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家有俩新能源“儿子”:大儿子叫智己,小儿子叫飞凡。

先说大儿子智己
上汽、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孕育了智己,就在2020年的冬天智己诞生了。从他生下那天起,爹妈就按照高大上的标准来养他的,他们说智己只属于高端。
随着智己一天天的长大,他觉得自己可以造车养家了。隔年的四月份,也就是2021年4月,智己站在上海车展上和村里的人说:“我要做一款大大的车,要给它取个名字叫L7,一台车要卖40.88万,我明年给你们做出来。”村里的好些人都笑着说:“我买,我买。”,时间冲淡了一切,没过多久大家都已经记不起他说了什么。

2022年三月份,车真的做出来了,当时说买车的人也懵了,心想你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好几十万呐,一下上哪找那么多钱。
但是说出的话,吐出的钉,都在村里混怎么能食言,说买还是得硬着头皮买。就这样前几个月还真就卖的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买车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不买了呢?智己不知道。
智己心里不服,觉得肯定不是自己的问题,再造一个肯定卖的好,于是智己又要造车了,这次叫LS7。

智己可是下了狠,好料都用上了,什么超长轴距、超宽车体,环抱式游艇座舱设计,电动长滑轨、“零重力”座椅,全都上。
面对这满满的诚意,盲订超过10000台,每月销量都在千台以上,智己觉得自己可以了。
再说小儿子飞凡
飞凡比他哥智己小一岁,2021年,也是在冬天生的。虽说智己和飞凡都是上汽的儿子,但是上汽对于两个孩子的控股情况可是不一样,智己54%,飞凡95%。换句话说,飞凡这孩子能依靠的只有上汽。
研发资源上汽给的,制造由上汽乘用车代工。孩子,你就说你还缺啥。
每个品牌都有一个成长培育的过程,在未来他们都会独立运营支撑起自己的品牌。
造车该有的都有了,那造什么车呐?善良的飞凡认为大哥智己造的车都是30万以上,自己就搞30万以下的,毕竟不能和一家人抢生意。
大哥造的车名字里有7,那小弟造车也得带7。

2022年9月,发布飞凡R7
两款车型均在20~30万区间。
可惜飞凡起了一个高端的名,却没有高端的命:遭到集体投诉续航严重虚标,电机故障,车身异响。
同时销量又不及预期,每月销量都在下滑,2023年8月份,飞凡F7的销量低至1000台以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个孩子打起来了。
2023成都车展上,智己发布第三款车型LS6,预售23万-30万元,一巴掌就呼在飞凡脸上。
上汽看看两个儿子的销量,再看看一地鸡毛,只能一声叹息:2023年9月12日有媒体称,上汽正计划将飞凡的部分业务部门整合到上汽乘用车。
上汽本想靠着智己和飞凡在新能源领域突围,可惜是任重道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