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智慧”的路遇上“聪明”的车!全国首条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将在苏州启用

    新华日报头像新华日报头像
    新华日报2023-09-25

    交汇点讯 近日,“苏州发布”发布消息,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即将在苏州启用。该项目依靠纯路端感知条件,可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即驾驶由机器接管,全部操作人不需要对所有的系统请求作出回应。这条智慧高速有哪些科技设备在支撑?L4级别自动驾驶有多智能?我省智慧交通还有哪些应用场景?《科技周刊》记者进行了探访。

    什么是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近日,记者驱车前往S17智能网联化改造项目现场之一的渭塘收费站,近距离了解这一属于“全国首条”的“创新科技”。在高速旁隔离出的应急车道上,记者看到多根道路横杆,这些横杆上放置了多个设备。“横杆上左右两侧是两个智能摄像头,中间两个是激光雷达,这些传感器构成了一套能获取全息感知的‘智能高速路侧感知单元’,可实现对该路段所有交通参与者、路况等信息的瞬时采集和发送。”苏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企管部经理助理吴鑫介绍,通过路侧的这些设备,可以提前给自动驾驶的车辆提供可能视线看不到或者视线盲区的信息,也能把交通的现实路况信息发送到车辆。

    这条智慧的路有多长?据悉,该项目对苏台高速S17(黄埭互通-阳澄湖北互通)双向56公里路段进行智慧化升级,在55个点位布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路侧天线RSU等感知设备270套,打造全息感知路段和匝道(互通)感知路段,途经北桥互通、渭塘互通、相城枢纽、阳澄北湖服务区,沿线细分场景包括收费站、匝道、服务区等。

    而最核心的全息感知路段位于渭塘互通—相城枢纽(由西向东)单向6.5公里的路段上。吴鑫告诉记者,交通部门在全息主路的入口和中间位置设置2块信息提示屏的同时,每个点位平均每230米布设置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同时,路侧天线RSU按照间距约460米布设。匝道(互通)感知路段可感知进出测试路段的车辆,每个点位主要部署设备有摄像机、路侧天线RSU、毫米波雷达等。截至记者发稿时,项目已投入测试运行阶段。作为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依靠车路协同方式,在高速公路上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驾驶由机器接管,人不需要对所有系统请求做出回应。

    此外,该条智慧高速有望实现多种功能,包括制动系统在某种环境和特定条件下,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实现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道路状况的高效监测。“智慧高速还可以为主机厂商、算法厂商、设备厂商等提供所需高速公路场景测试数据,形成从智能网联城市道路到高速路段测试的场景闭环;可以通过打造智慧高速平台,为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智慧高速监管服务;在具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属性的同时,可以开展运营模式探索。”吴鑫补充道。

    “这条智慧高速的建设,带来了交通产业发展‘新赛道’。未来,交通部门将继续推进智慧交通应用,持续丰富示范应用场景,让智能交通给市民带来美好生活。”苏州绕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耀华表示,苏州不断提升智能网联道路建设,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已建成智能网联道路162公里,在建拟建智能网联道路122公里。开放相城全域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区域,已投入测试和示范应用车辆超600辆。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道路的智慧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进入秋季,高速公路也进入了团雾多发期。一直以来,团雾都被称为高速公路的“流动杀手”,是连环追尾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团雾重点易发路段有3188处,里程达2.3万公里,仅江苏境内就有90多处,对高速行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团雾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突发性,难以进行准确的预警预测。为解决团雾监测问题,我省交控与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大雾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与试点工作,搭建高速公路团雾预警系统。在高速日常运营中,交通气象预报员24小时不间断跟踪值守,第一时间发布各类预警临近预报,交警部门根据“恶劣天气交通预警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中的气象预警信息,与现场恶劣天气实况,采取多项管制措施,并通过百度地图将管制消息推送给用户。

    “我们的预报预警信息能迅速被执勤交警获取,同时也能及时收到交警反馈的路面天气信息,高速路面预报更加及时准确。”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交通气象业务负责人黄亮介绍说,系统依托江苏高速7000余路道路监控视频资源,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大数据技术,构建昼夜雾识别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能见度等级的568万张道路场景图像进行训练、分析、计算,实现团雾的无死角自动捕捉,能见度等级的自动判别,检测出团雾信息会立即自动向值班人员进行推送。

    目前,我省基于精准气象服务的智慧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已经走出省门。前不久,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赴新疆开展业务合作交流。业务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助新疆气象和公安部门部署智能图像识别一体机。作为道路交通气象监测的重要手段,图像识别一体机能够有效填补道路气象的监测空白,实时监测新疆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雾、雪等恶劣天气并捕捉道路上的气象变化情况。通过智能分析和识别技术,还能准确判断出雾、雪等天气的发生与强度,有助于新疆气象部门及时掌握路况信息,加强精准可靠的交通气象预警和决策支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王诗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