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拍的

自从五月三十一号脑袋一热跑去4S店试驾提车到现在也有三个多接近四个月了,现在来谈谈日常使用中瑞虎9的一些感受,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错误之处望指出。
动力和底盘。我买的是两驱豪华版,没有CDC电子悬架,操控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转向的时候悬架支撑力很好,不会出现要把人甩飞的感觉。动力嘎嘎猛,油门稍微踩深点唰的一下就窜出去了,但是起步抬头,刹车点头的情况还是有的,这也不怪奇瑞,怪我穷,买不起四驱带CDC电磁悬架的版本,有条件的还是上四驱吧,不知道瑞虎9后期会不会像瑶光一样出个两驱带CDC电磁悬架的版本。

悬架

发动机舱
前排座椅舒适度。主驾带座椅通风和加热,这点很不错,夏天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捂屁股,而且也很柔软。顺便说一下瑞虎9的座椅通风为吹风不是吸风。

前排座椅
NVH。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隔音,这点瑞虎9做的非常好,大面积的隔音棉,不是日系那种回收棉,是白色的隔音棉,隔音效果非常好,速度低的时候几乎听不到车外的声音。速度起来的时候能听到一些胎噪,听不到发动机声音和破风声。不知不觉就开到时速80以上了。

被动安全。硕大的铝合金前防撞梁,超高的覆盖率,除了奇瑞貌似还没有其他车企做到这么高的前防撞梁覆盖率,而且是四吸能盒,一边两个,不是常见的那种一边一个一共两个的那种吸能盒。还有副防撞梁,现在有副防撞梁的车不多了,很多车都已经减配了,这点非常良心。如果加上副防撞梁的两个吸能盒,瑞虎9前排就一共有六个吸能盒了。还有笼式车身,85%的高强度钢车身,在配合大量的热成型钢,车身强度杠杠滴。昨天刚看了揽月的翻滚测试,我相信瑞虎9也不会差到哪去。

储物空间。储物空间是又大又多啊,具体的可以看一下站内的3D看车,比我文字说明直观多了。在这里我只说一点,中央扶手箱可以放6瓶500ml的矿泉水,你就说大不大吧。

中央扶手箱储物箱
车内空间。这个貌似没什么好讲的,中型车,2800的轴距,4820的车长,1930的车宽,1699的车高,就决定了瑞虎9这车的车内空间绝对小不了,而且后排地台也是纯平的。你不需要担心车内空间不够用,你只需要担心你能不能驾驭这么大一台中型SUV即可。

车身侧面
怀档。这是有一个有争议的点,不过这个在我这属于优点,买瑞虎9之前我觉得怀档很奇怪,不一定能适应,当时也觉得不好,但是因为瑞虎9的配置和安全性最后才决定买的,真到了开的时候一天时间就适应了。现在已经有点离不开怀挡了,挪车的时候也不需要一只手扶方向盘,一只手抓档把了,就像打转向灯一样顺手就挂上档了。以后如果再买车的话肯定优先选择有怀挡的了。缺点就是如果你有两辆车,另一辆不是怀档,你会习惯性的拨动雨刮换挡。。。

怀档
空调。空调制冷非常快,上车之后大概十多秒就能吹冷风,二十多秒就挺凉了。而且豪华版及其以上有后排B柱出风口,后排也很凉快,不会出现前排已经很冷了,后排热死的情况了。

空调出风口

B柱空调出风口
无线快充。瑞虎9自带的无线充电模块最大功率为50w,而且自带出风口用来给手机降温。首先这个功率不是不能做大,是因为国标要求无线充电最大的功率不得超过50W,这是国标的极限,不是奇瑞的极限。我的手机为小米10S和OPPO X3 PRO,经过测试均可以激活手机厂商的私有快充,其中小米显示无线充电30W(30W是因为手机只支持30W),OPPO则不现实无线充电功率,但是可以激活私有无线快充。

激活了小米私有无线充电协议
有线充电。有线充电经过测试,USB-A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USB口,支持的协议只有DCP,最大5V2A,10W的充电,只适合给一些小设备充电,不适合给手机充电。tpye-c口支持的协议比较多,支持PD3.0,苹果的5V2.4A,三星的AFC,DCP,QC2.0,QC3.0,QC3+,QC4+,华为的FCP,其中PD3.0支持5V3A,9V3A,PPS 3.3-11V 2.45A,最大26.9W,这也是瑞虎9给手机有线充电的最大功率。QC2.0支持5V和9V输出,QC3.0支持9V和15V输出,三星的AFC只支持9V输出,华为FCP支持5V和9V输出,基本上给手机充电是够用了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手机基本上都支持PD3.0和QC2.0,QC3.0协议,所以跑满26.9W问题不大,如果实在对这个充电速度不满意可以购买自己手机品牌的车载充电器。因为只有自家的充电器才能给手机提供最大的充电功率(苹果用户就不用了,这个有线充电可以给苹果满速充电,毕竟苹果的充电功率才20W,而且用的也是通用的PD协议)。

type-c接口充电协议测试

type-c的pps协议检测
再来说几项不足,不能只说优点。
后排照明。后排照明不是很好用,我也没开过其他品牌这几年出的车,也没什么有对照的。后排打开车门的时候不会自动点亮车内照明,晚上上车不方便。如果你手动打开后排照明开关,开车和锁车的时候它不会自动熄灭,这点感觉不好用。不像我以前的车,有三档可选,关闭-仅在开车门时亮-常亮。

后排照明灯
前排座椅包裹性。这个感觉瑞虎9做的不如瑞虎8pro,可能是瑞虎9车太宽的原因,我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瑞虎8pro,座椅包裹性很好。我做瑞虎9的时候感觉两边很空,而且我已经是一个接近200斤的大胖子了。。。

前排座椅
副驾驶储物箱。副驾驶储物箱箱打开的方式是向左用力,这点也感觉不太好用,个人感觉不如改为向上用力。不过储物箱带阻尼这点得给好评。

副驾驶储物箱拉手
后排座椅的安全卡扣。后排座椅的安全带卡扣是需要手动向上抬起的,而且是硬连接且高于坐垫的。如果后排做三个成年人的时候中间的那个乘客会有点硌屁股,被安全带卡扣硌屁股。。。

后排座椅
车机助手。不能多指令同时操作,只能一个一个的去命令它,这点希望改进。还有就是这么大一个虚拟形象真的没必要,占用太多空间了。建议和手机厂商合作一下,就像吉利和魅族一样,魅族的语音助手放在汽车上简直是降维打击(华为除外)

语音助手虚拟形象
方向盘按键。方向盘上的按键看起来像是触摸的,实际上是按压的实体按键,你说你都做成实体按键了,就不能做成分体的吗?非要做成整体的,有的时候还会按错。而且方向盘上的那个自定义快捷按键能不能多几个自定义选项,例如全景影像呢。毕竟这么大一辆车,通过狭小区域的时候还是要用到的,手动点击屏幕打开不方便,语音打开在有乘客的时候感觉有点尴尬。。。希望改进。

方向盘
中央马鞍。中央马鞍那里的快捷键实在设定的不咋地。座椅加热按钮是一大设计败笔,如果能改为在车机里可以自主设定为是开启加热或者通风就好了。毕竟谁也不想大夏天的打开座椅加热吧,而且你还是个触摸按键。至于吹前挡风和后挡风玻璃,真的没必要,这个用的不算多,没必要单独搞个快捷键,就算冬天前挡风玻璃起雾了,汽车会自动打开除雾功能,那你设置吹前挡风的快捷键意义何在。还有音量滚轮键就更没必要了,因为方向盘上就有音量调节按钮啊!去掉滚轮,多增加几个实用快捷键多好啊,对了,最好是实体按键,别在搞触摸的了。还有门板上如果能增加像艾八那样的座椅记忆档位的实体按键就更好了。

中央马鞍

主驾驶门板
这些就是我提车这几个月以来的一些感受,瑞虎9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后续版本能改进一下。最后祝愿奇瑞汽车越来越好,国产车越来越好。国产车,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