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记忆中那抹经典“黄”——天津大发TJ110型汽车

    头像头像
    2023-09-15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是上世纪80年代末风靡一时的广告语,而广告的主角就是天津大发TJ110,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面”“面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以天津大发为代表的“黄面的”开启了出租车平民化时代,“打的”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

    第一辆大发诞生后,《天津日报》进行了报道

    第一辆中日合作的微型汽车诞生

    1965年天津汽车工业开始起步,建立了天津汽车制造厂。“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曾任天津汽车制造厂厂长、后为天津华利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的赵家良回忆说。确定投产的车型是大发Hijet,属于微型厢式车,虽然设计上不是最先进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

    1984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天津大发微型汽车,在天津汽车制造厂驶下总装线。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在1984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大发微型汽车的生产慢慢走上了轨道,当年共组装汽车500辆。与此同时,天津汽车制造厂也加快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到1987年底,天津大发零部件的国产化已由1984年的8%上升至85%,提升速度之快令当时的日方技术人员也为之惊讶。

    第一批天津大发下线

    设计简洁,承载能力强

    当时的大发定位于微型汽车,平头设计、超短轴距和超窄车宽,虽然占地面积小,但车身高、车体方正,空间利用率高,跑起来也十分灵活。动力方面,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0.85升排量发动机最高输出40马力。超小的车身尺寸能够容下两排座椅,这得益于简洁的结构设计。悬挂设计上为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钢板弹簧悬架的设计,承载力强,载人拉货都可以,兼具省油的优点,这非常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需求。

    天津大发TJ110型汽车技术参数

    那些年,真正走入人们生活的“黄面的

    大多数人对天津大发的记忆是从作为出租车的“面的”这个时候开始。“面的”是用于出租行业厢式小型出租车的称谓。“大发面包车的结构比较简单,整车的承载能力也很强,既能拉货又可以拉人,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天津汽车制造厂的老职工回忆。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黄面的以其空间大、载重大、承载人数多、省油、方便、快捷等优势,替代轿车,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便利。

    穿梭在街头小巷的天津大发

    北京亚运会前夕,为解决乘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提出“一人招手,五辆车等候”的行业发展政策,天津大发被出租车大范围采用。“面的”的出现让市民有了实惠的出行选择,10公里起步,每公里1元,而且可以乘坐5、6名乘客,甚至可以运送电视机、洗衣机等大件物品,受到市民广泛青睐。1992年,北京已有3万辆大发出租车,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1984年9月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共生产了30万辆天津大发“黄面的”,其中90%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

    行驶在天安门广场的天津大发黄面的

    一个时代的符号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津大发在出租车领域的竞争渐渐显现出疲态,一系列舒适性较高的车型逐渐进入这个行业。“夏天热、冬天冷”的天津大发已经不适宜市场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并远离人们的视野。1998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大规模清除“面的”,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全面更新。2002年,天津大发宣布停产TJ110车型。不过,它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让出租车这个行业真正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天津大发汽车纪念章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无论是当时的天津大发,还是深得人心的传统老三件,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北京汽车博物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

    关注产品安全与产品召回的权威媒体

    次阅读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