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加价2倍卖还嫌便宜,反补贴调查背后竟是一场“阴谋”?

    51qc我要汽车网头像51qc我要汽车网头像
    51qc我要汽车网2023-09-15

    谁能想到,歪果仁竟觉得咱新能源汽车卖得太便宜,影响了他们的市场竞争?

    9月13日上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作一年一度“盟情咨文”演讲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她称,全球市场充斥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其价格因巨额补贴被人为压低,扭曲了欧洲市场。另外,她表示,欧洲欢迎竞争,欧洲对竞争是开放的,但不是没有底线的恶性竞争。

    咱要说反补贴调查这事儿,早在7月份就有端倪了。当时有多名欧盟委员会官员透露,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没想到时间刚过去2个月,欧盟就伸出了黑手。

    所谓的“反补贴调查”,指的是进口国调查补贴进口,并通过征收反补贴税或价格承诺抵消进口产品享受的补贴。如果调查结论成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或要面临惩罚性关税。(咋看这事儿跟印度“杀猪盘”十分相似呢?)

    奇怪的是,咱新能源车在国外发展的好好的,咋就来这么一出?

    这离不开一个男人的疯狂使坏。此前,法国财政部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曾公开呼吁,对中国电动车展开调查将有助于提振本土产电动车,避免用法国的公共资金资助外国产电动车。

    (记住这个男人,大大的坏)

    尽管欧盟内部有反补贴调查的反对派,但都无济于事。这些反对派以德国和欧盟行业官员为主,他们指出,反补贴调查会导致中国反击,损害欧洲汽车产业。甚至一位汽车行业官员发起担忧,“没人愿意和中国打一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这将导致大众汽车破产。”

    虽说德法“内讧”一直存在,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反补贴调查这件事终究还是落到咱头上了。不过针对此事,欧盟中国商会也发表了态度。

    欧盟中国商会发布《关于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声明》。声明中提出,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

    简而言之,贸易“砌墙”行为不可取!

    欧盟中国商还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高、可满足不同范围需求的电动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包括欧洲民众的欢迎。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

    要知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于2023年全面取消, 反而是欧洲多国如德国和法国等依旧保持着0.3万-0.6万欧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另外,欧盟方面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售价太低扭曲了市场。对于这个理由不知在座的各位如何看待?51君认为纯属扯淡。

    以51君统计的部分主流纯电车型在中欧市场的价格差异为例,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如比亚迪、蔚来、欧拉等在售车型,欧洲市场的价格普遍为国内指导价的1.5-2倍!

    所以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哪里便宜了?不要睁着眼乱说。你们觉得太贵,是不是因为你们不够努力?说中国电动汽车是廉价进口产品,不过是莫须有的罪名罢了!

    那么为何欧洲要鸡蛋里挑骨头?揪住咱不放手?原因很简单,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对欧洲本土汽车的市场份额产生了影响。欧洲急眼了...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市场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6.2%、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近一半,达到30万辆左右,相当于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2%。该比例在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约1/4。

    另有数据表明,今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8%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和前年的6%与4%。中国电动汽车凭借自身产品优势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站稳脚跟已成不争事实。

    在前不久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参展商占据了半壁河山,俨然成为主场,中国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让德国等欧洲车企意识到危机感。

    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直言,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领先,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并与之合作。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出席2023慕尼黑车展时表示,联邦政府将开展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约合8631.8亿元人民币)的激励计划,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等等。

    法国能源转型部长Agnes Pannier-Runacher表示,法国计划给予低价电动汽车更大的补贴。

    眼瞅着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欧洲一众车企自然会有焦虑。就好像看着曾经不起眼的小弟逆袭成功,抢饭碗的功力也提升了不少,要是老大哥们再不上进,那可不得喝西北风去了嘛。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不少自主新能源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小鹏,还有骨子里流着“欧洲血统”的上汽名爵都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海外市场。

    欧盟此次突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反补贴调查,或多或少都会对国内出口汽车品牌带来影响。

    就拿上汽来说,今年上半年,上汽出口量高达48.3万辆,占全市场的20.63%。其中名爵品牌占据主要力量,上半年名爵出口量达37万辆,欧洲市场就销售了超10万辆。目前名爵品牌在欧洲覆盖28个国家,并且有望在欧洲建厂。


    按这个势头,名爵这个老欧洲品牌今年在欧洲的销量有望突破20万辆,不过反补贴调查无疑也给名爵来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欧盟此举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可能造成威胁,毕竟反补贴调查如果成立,是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制裁。但和之前所有针对中国的制裁一样,损失的是欧洲的消费者,且新能源车的价格敏感性并不高,所以影响不会太大,反而帮助中国车企提高品牌附加值。

    正所谓“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欧洲车企在商业竞争失去竞争优势就通过政治手段干涉,这样的卑劣行为是为人所不耻的!面对如今趋近饱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车企应加速智能电动车型的落地,才是直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正确做法。

    对于欧盟制裁中国新能源车一事,各位有何看法?不妨在评论区里留言探讨探讨。

    次阅读
    46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46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