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光元:氢燃料电池是一款理想的未来新能源汽车,但氢气制储运加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今不可逾越的障碍,氢被视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但是在地球上几乎没有单独存在的氢。燃烧就是氢和氧的化学反应,燃料就是碳氢化合物。
目前,氢气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电解水制氢,仅占1%左右。
(2)燃料重整制氢,煤制氢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
(3)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
汽油作为交通工具的燃料已经有130多年,探索汽油制氢的经济可行性,西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汽油中组分复杂,特别是碳原子数、分子结构相差很大时,汽油重整制氢变得非常困难,无规律可循。从来不计成本的美国军方,最后也只能因技术太复杂和成本太高而放弃了。
我国10年花了1000亿补贴电车,电车早已成为中国新能源的主流。但电车比较适合于南方的一二线城市,而且最好是家庭的第2辆车,目前的纯电动车技术还无法替代燃油车。目前的纯电动技术,还存在的续航/充电/怕冷/安全/寿命/保值等问题。虽然,现在五六百公里的电动车比比皆是,车企正在争先恐后冲上千里续航赛道。欧美早已押宝油电混动,稳坐低碳减排钓鱼台,用混动车替代燃油车,对政府对企业对消费者都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和变化。阴错阳差,合资厂拿着原装的混动尝试进入中国,被判定省油不环保,不给上绿牌不算新能源有点牵强,不给外国造发补贴有情可原。加装一个充电口,中国的插混就诞生了,国家规定纯电续航大于50-80公里的补贴范围,绿牌补天下,中国插混一哄而上,轰轰烈烈,蒸蒸日上。中国插混的30%由上海工人阶级所有,因为买个插混总比花10万块钱买一个上海车牌合算。2023年,补贴消失后,插混前途叵测。油车加电车在体积重量和成本上很难控制。插混需要顶级系统优化设计,需要提高能源效率和性价比。电车的电池电量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充电站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像加油站遍地都是。一边开一边充电的技术就诞生了,增程式电动车应运而生。如果说,以油车为主的混动和插混成为完美的过渡产品。那么,以电动为主的增程式就成为完美的终极产品。增程式=纯电动+增程器。现在的增程器都是汽油机发电。增程式可油可电,电续航可200~300公里,油续航可超1000公里。增程式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增城概念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被视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现在增程沿用了传统的燃油发电技术,要解决发动机振动/噪声/冷却/进气/排风等一系列问题,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有油车的原有固定位置和结构。所以,燃油发电增程虽然解决了纯电动的问题,但燃油发动机也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限制了增程器的发展。

未来理想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应该是纯电动+便携式模块化增程器。纯电续航200~400公里, 整车价格5元-7万元,95%的人有这样一辆电车日常通行足够了。再有一个选项,10万元左的可车载的便携式模块化发电机。上高速出远门或北方过冬时可以购买和租赁增程器。也可以作为抢险救灾野外应急发电机。纯电技术只有与增程概念结合才称得上完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纯电动车不管装多少电池,不管超充有多快,不管是换电还是无线充电方案。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全天候的电车。增程概念可以容纳所有的燃料和技术,汽油,柴油,甲醇,乙醇,天然气和氢气,什么燃料能够普及供应,能够车载转化为电能就是好的燃料。什么发电技术便携式模块化又满足车载,就用什么技术发电。

甲醇将成为增程式的最佳清洁燃料,中国富煤贫油缺气,把煤变成液体燃料代替汽油和柴油,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源动力。甲醇燃烧比汽油更清洁,更环保。甲醇的价格也只有汽油的1/6。燃料电池将成为增程式的最佳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振动,无污染,无噪声,可以放在乘用车的后备箱,在北方不但可以增程,而且可以用余直接车厢和电池。

甲醇重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增程的结合,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能源战略。中国的新能源要高速大发展,就要跳出零排放的怪圈,摆脱对欧美技术的依赖和迷信,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甲醇燃料,甲醇发动机发电和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增程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发展方向和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