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大旗买了3个月之后的回顾和感受

    2023-07-31发布于:昂科旗车友圈

    1 买之前:

    我2011年拿的驾照,但是一直没买车(住的地方还算方便,所以没特别大的需求),本本族10多年。期间出去玩的话,基本都是我老婆开,我都不敢

    2022年老婆怀上二胎之后,买车就提上日程。上海要拍牌,所以找了黄牛,谁知道拍了快一年。 期间也就并行着看车。

    车子选择方面,(仅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1)不考虑电车(一是小区装充电桩不方便;二是过年可能要开回老家,电车600公里续航不够;三是咨询过做电池的朋友,目前续航虚标太严重,而且电池技术不算成熟)

    (2) 必须七座 (二胎必备)

    (3) 不考虑日本车 (爱国情怀,无需多言)

    (4) 不考虑国产车 (传统油车上,国产车三大件技术还是差很多)

    (5) 不考虑冷门车,例如韩系,法系,英系

    (6)不考虑一线豪华品牌BBA (个人性格,喜低调)

    (7) 预算40以下

    这几条选下来,其实车型不多了(主要是德系和美系): 途观L(7座),昂科威plus (7座),开拓者,昂科旗, XT6,途昂,探险者,揽境。

    然后就是跑4s点看车和试驾,首先排除了途观L和昂科威plus,第三排太挤了。 然后排除了途昂探险者揽境,5米多的车长,我老婆不敢开 (其实在我看来,4.9米和5.2米差别很大吗?)

    之后排除了开拓者,那装饰真不行。综合性价比和车的配置选了大旗。中间有段时间纠结大旗和途昂,但是还是没有说服老婆大人。


    2 买的过程:

    今年三月份,本来对牌不抱希望,换的黄牛第二次帮我拍到了。当时一堆黄牛在发通用的内购信息。就找了个通用的员工朋友,麻溜的下定金1个。选的两驱丐版,落地24个多一点(上海的内购优惠6.3+2.5,其中2.5是公司返还积分,拿油票报销)。

    定金下完,等了一个月,4月底提车(车子是2022年11月产的)。保险8100(交强+车损+三者+医保外用药+驾乘),全款也没贷款服务费,自己去上牌120(4s店代上1000)。


    然后买了脚垫+后备箱垫,贴了车窗膜(4s店贴的龙膜,2600),装了踏板,再买一些附件。


    没拍多少照片,大家凑合着看:


    3 买之后:

    验好车我们就开回家了,当时里程表30多公里。因为是新手,回家路上油耗30个,后面就好了点

    (1) 车机

    提车当天开通安吉星,后台生效要3天。这三天,车机各种问题,一会儿重启 一会儿黑屏 安吉星生效之后就好了

    (2) 360

    只要速度高于10,360就自动退出了。要么挂倒挡进360,要么进中控菜单,真麻烦。刚开的时候不熟悉,提车一周就迎来一血,右后门刮了好长

    (3) 装饰风格中庸,好听点叫稳重,难听点叫老气

    (4)舒适度很高,座椅腰脱,通风加热都有。双层夹胶玻璃很给力,高速或者高架上风噪胎噪很小,不开窗根本听不到声音。减震也不错,就减速带有点颠,其他毫无感觉

    (5) 配置齐全,车道辅助,前方各种预警,挺有用。

    (6) 后备箱空间不大,估计就能放24寸行李箱。经常放倒第三排其中一个座椅。

    (7) 轮毂往外凸出的,开车要当心。我的第二血就是刮花了轮毂:

    (8) 油耗

    估计大家最关心这个。我刚开那一周,基本是20个左右。五一去了趟临港,走的高速+高架,来回120公里油耗9个(路上还被自动刹停了一次,吓死我了)。后面没多久,带上家人去了趟千岛湖,来回高速800多公里,油耗7个。之后就每天通勤,来回32公里走高架,平均9个左右。

    3个月总共3000公里,平均9个。对2顿重的车来说,相当不错了。(买车前预计12个就算合格)

    (9) 异响

    上了高架或者高速,副驾驶A柱总是异响,像是玻璃没固定的哒哒响,目前还没去4s店看。

    (10) 密封胶

    我的车子是2022年11月的,属于2023款(车尾没有652T),问过4s店不需要补打。


    总体来说,个人和家人都挺满意,希望自己开车当心,少点剐蹭。

    有啥问题,大家可以留言交流。希望各位老司机多带带萌新

    另外,有啥上海车友圈么?强烈要求加入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