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汽车电子业务持续增长,成立奥莫提升软件能力

    佐思汽车研究头像佐思汽车研究头像
    佐思汽车研究2023-07-25

    自2019年成立以来,北斗星通智联科技(BICV)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在研产品已超80款;合作伙伴从长安、庆铃等几家,扩大到国内20多家主流车企。2019-2021年,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30%,2022年营收超2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发展势头强劲。目前,BICV在重庆、宿迁、深圳、南京、成都、北京等地均有业务布局。


    业务生态:依托集团芯片+数据业务优势,拓展定点项目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作为北斗星通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主体,同时兼有北斗高精定位服务商与Tier1的身份。基于北斗高精定位服务的优势,北斗星通智联科技从智能网联领域切入智能座舱领域,陆续通过与Tier1厂商的合作,获得长安、吉利等主机厂的订单。


    在芯片端,北斗星通智联科技通过与多家芯片公司的合作,推进新座舱产品的研发与高精定位服务的升级:对内,与北斗星通子公司和芯星通进行合作,搭载自研的高精度定位芯片,持续升级智能网联产品;对外,采用高通、地平线等芯片公司的热门芯片平台(如高通SA8155、地平线征程2等),打造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相关产品。目前,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已经形成智能座舱+高精定位+自动驾驶等较为全面的产品矩阵。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与芯片厂商的合作(部分)

    资料整理:佐思汽研



    战略:一体两翼布局,加强软件业务,挖掘新的增长点


    2020年起,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执行“一体两翼”战略,以智能座舱为主体,兼顾智能驾驶硬件与智能网联软件两个业务板块。2021年,北斗星通集团成立奥莫软件,加强智能网联软件产品,提供智能座舱域控的软件整体方案。该方案不仅弥补了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在软件操作系统方面的不足,完善了软硬件一体的座舱域方案体系,还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让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凭借交互技术与座舱娱乐域软件生态,获得更多定点项目。


    “一体两翼”战略

    来源:北斗星通智联科技



    奥莫软件方案特点与生态

    图片来源:奥莫软件



    主要不足: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偏低


    2019至2022年,北斗星通的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但其毛利率偏低。如下图所示,北斗星通四项细分业务中,2020-2022 年导航产品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汽车电子的毛利率则逐渐下滑。


    2020-2022年北斗星通毛利率(分业务板块)

    图片来源:长城证券



    2023年一季度,北斗星通的毛利率降至24%。毛利率下跌主要原因是产品收入结构的变化,汽车电子板块的收入一季度占比达到64%,去年同期占比53%;同时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三个百分点。因此,提升汽车电子业务的毛利率成为当务之急。


    佐思汽研对北斗星通智联科技的发展建议


    在本报告中,佐思汽研还分析了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北斗星通汽车电子业务板块)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


    • 改善供应链成本,通过研发平台化建设和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
    • 加大底层软件研发投入;
    • 深化与核心SoC厂商的合作关系;
    • 一体两翼布局上,需加大”右翼”投入,可考虑并购中间件软件企业。


    针对高通、联发科、杰发科技、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芯片平台,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均开发了对应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并获得车企商业项目定点。但我们也看到,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和任何一家主流SoC厂家的关系都不够紧密。


    通过分析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的主要Tier1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 布局越底层的Tier1,毛利率越高;

    • 毛利率高的Tier1,往往和主流SoC厂商的关系相当紧密,甚至成立合资公司——譬如德赛西威与英伟达,中科创达与高通。


    因此,佐思汽研建议: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应加大底层软件投入,与某一家有发展前景的核心SoC厂商建立深入合作关系。一方面通过增强底层软件开发能力(如收购一家中间件软件企业),协助SoC合作伙伴实现量产落地;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定位芯片和通讯芯片的研发优势,与核心SoC厂商推出融合算力、算法、通讯、定位能力的联合解决方案,在芯片和底软层面实现深度融合。


    《2022-2023年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汽车业务分析报告》目录


    01 公司及业务简介

    1.1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公司简介

    1.2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产品与服务

    1.3 主机厂重要定点项目

    1.4 芯片合作

    1.5 “一体两翼”战略

    1.6 合作伙伴&客户


    1.7 北斗星通

    1.7.1 北斗星通简介

    1.7.2 北斗星通发展历史

    1.7.3 北斗星通业务产品

    1.7.4 北斗星通芯片产品

    1.7.5 北斗集团业务关系

    1.7.6 北斗星通经营业绩

    1.7.7 北斗星通研究方向

    1.7.8 北斗星通战略


    02 业务与产品

    2.1 智能座舱

    2.1.1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2.1.2 智能中控

    2.1.3 HUD

    2.1.4 数字仪表&T-Box

    2.1.5 新一代安全智能座舱

    2.1.6 奥莫软件:集成座舱软件系统

    2.1.7 奥莫软件:合作客户

    2.1.8 奥莫软件:座舱合作案例

    2.1.9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发展动态


    2.2 智能网联

    2.2.1 智能天线

    2.2.2 T-Box产品

    2.2.3 通导一体融合定位通讯终端


    2.3 车联网

    2.3.1 车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2.3.2 生态

    2.3.3 车载服务应用APP定制

    2.3.4 运营服务

    2.3.5 真点科技:高精度定位

    2.3.6 真点科技:位置数字底座

    2.3.7 真点科技:开始试运营云服务平台


    2.4 芯片

    2.4.1 和芯星通智能驾驶芯片:简介

    2.4.2 和芯星通智能驾驶芯片:特点

    2.4.3 UM981方案

    2.4.4 星云四系列

    2.4.5 火鸟2系列

    2.4.6 高精度芯片

    2.4.7 前装车载导航芯片

    2.4.8 和芯星通生态

    2.4.9 和芯星通核心技术


    2.5 智能驾驶

    2.5.1 CV-Box

    2.5.2 高精度融合定位总成

    2.5.3 IPA智能交互泊车域控制器

    2.5.4 融感科技惯性产品


    03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优势、不足与佐思发展建议

    3.1 优势

    3.1.1 优势1

    3.1.2 优势2

    3.1.3 优势3

    3.1.4 优势4


    3.2 不足

    3.2.1 不足1

    3.2.2 不足2


    3.3 佐思汽研的发展建议

    3.3.1 改善供应链成本,通过研发平台化建设和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

    3.3.2 加大底层软件研发投入

    3.3.3 深化与核心SoC厂商的合作关系

    3.3.4 一体两翼布局上,需加大”右翼”投入,可考虑并购中间件软件企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