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3万的特斯拉和12万的大众ID3

    诗与星空头像诗与星空头像
    诗与星空2023-07-23



    01




    荏苒40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1983年)中国引入第一辆大众车(桑塔纳)的时候,售价超20万。


    而当时的人均月收入只有4、50元。


    不过当时的小轿车主要面向单位,而非个人,这个天价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过了20年,到了世纪之交的时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购买私家车。


    2003年这个时候普通轿车的价格在20万左右,最便宜的小型家用车也要十几万,当时人均月收入也不过几百块,好一点的城市能到千把块,算高薪。



    时光荏苒,又过了20年,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在大众的老家,德国人开始抱怨,大众ID3在中国只卖12万(人民币),在德国卖要36万(人民币)。


    价格差了三倍。


    “巧合”的是,中国也是全球特斯拉最便宜的市场。


    比亚迪出口的车型,海外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内。


    当年高高在上进口车价格远超国外的情况,眼看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02




    产业升级

    这20年,发生了什么?


    产业升级。


    在重重技术壁垒下,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不,是直道超车。


    哪怕像汽车这种成熟了一百年的行业,也必然会遇到技术革命的时刻,把握住这个机会,就可以超车。


    弯道超车也罢,直道超车也罢,换道超车也罢,中国的企业不会丢失任何机会。


    新能源车市场蓬勃发展之际,中国产业链成熟后,拉全世界的玩家一起来玩,把市场做大做强。


    比如,特斯拉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企之一,马斯克也成为新一代的中国老朋友。



    03




    中国驰名商标特斯拉的财报

    上海特斯拉国产化率高达95%,超过所有的中国汽车品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特斯拉是一家纯正的中国企业没有一点点问题。


    特斯拉公布的最新财报(2023年二季度)显示,相比降价压力巨大的一季度,二季度公司一扫阴霾,收入和利润双双两位数大增。



    产销层面,上一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47.97万辆,交付46.61万辆,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产量和交付量,让特斯拉稳居全球纯电动车冠军。


    财务业绩上,特斯拉全球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49.27亿美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达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尤其是营收上,特斯拉实现了创纪录的单季营收规模。


    眼前一亮的是研发支出。


    特斯拉上一季度共支出9.43亿美元(约合6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相当于数家造车新势力研发费用之和。


    同时,特斯拉研发费用在营业总支出中占比为44%,远高于传统车企。据大众、奔驰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二者研发费用在总营业支出占比分别为20%、35%。


    结合全球第二季度超46.6万辆的交付量,简单推算,特斯拉的单车研发成本约1.46万元人民币,这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3倍。


    这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听说上海特斯拉加薪了吧?


    远远没这么简单。


    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其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已落成,研发中心共设置28个实验室,专注于特斯拉在华软硬件、流程和技术的开发工作,同时承担中国市场的应用适配和标准测试,并参与全球AI机器学习的相关研发工作。未来上海研发创新中心还将围绕整车、充电设备及能源产品等进行更多原创开发工作,发展成为与美国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一般来说,研发费以研发人员薪酬为主,这每辆车高达1.46万的研发费里,相当一部分进入了中国工程师的腰包。


    也就是说,通过汽车行业的产业升级,中国汽车产业迅速成长,中国的汽车工程师们吃到了红利。


    明白了吧,这就叫“工程师红利”。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