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兄弟问买09远航版的诸多问题,我想着回答一下,一写写了许多,干脆发个帖子吧。
赋阳在家,二阳之体,也不知道干点啥就开始刷懂车帝,因为早期未买车前关注的09,理想,蓝山什么的,现在推送的还都是他们的信息。开讲之前,先说废话,这是我的毛病,适不适合各位,随缘。
对于买车,首先我们要考虑我们是要买的交通通勤工具,作为车,基本属性还是动力,操控,底盘,稳定性等基础属性,对于这些我们先了解,然后就可以开始选车了,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没有几百亿入场,往往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特别是这几年,本来传统车企已经进入最后洗牌阶段,结果来了一大批新势力开始把车企的数量保持住了,直到现在依然眼花缭乱。
1,车是负债,原则上来说,能不买则不买,能不换就尽量不换,贬值太快,但是刚需就没办法了。
从车辆的质量和稳定性来说,传统的油车稳定性最好,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变速器都是几十年的技术累计,基本上干不坏,就算是偶发部分零部件损坏,报个灯也可以凑合开到维修店。
其次是纯电车,纯电车结构简单,说通俗点就是电池电机的加油快,不需要太多策略,主要是看电池和电机的品质,这两质量过硬,一般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最后是混动车,稳定性是最差的,因为它不是单纯传统和纯电的1+1,而是要把传统动力和纯电动力系统进行高度融合,不仅仅是硬件的物理融合还包括系统策略的软件融合。很多人以为的电坏了用油,油坏了用电是不成立的,而是两套系统任何一点出现了问题,都要坏,所以说它的稳定性是最差的,技术难度是最高的,但驾乘乐趣和体验也是最好的。
一般传统车企喜欢走混动路线,因为这确实需要一定的技术沉淀背书。对于混动的车大家可以搜搜看,相对来说容易点灯,因为涉及电路的硬件和传感器更多,在自我检测方面做的更细,但是点灯不能说产品不好,说明策略做的严苛,毕竟疫情这几年直到现在,我觉得不管是芯片还是工艺都是退化的,因为生存太难了,员工比较浮躁,影响装配质量,芯片短缺影响芯片质量,综合原因,就感觉这几年很多东西的质量大不如前,我的手机都是两年就坏,换屏的,用不到一年又坏。
说的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传统车还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对于所谓的智能座舱,传统也都能达到,只不过是需要启动发动机,NVH表现差,且传统车企都不擅长智能座舱,导致智能车就开始指的是电动车,冰箱彩电大床车。
现在电车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电池密度越来越高,纯电续航也越来越大,从过去纯电二百公里到现在普遍都五六百公里,甚至已经个别号称要出一千公里的了。
电池这玩意,能量密度越大,活性也就越大,稳定性越差,再高温状态下就越容易失控,在低温状态下就越容易衰减,这是业内老大难的问题,目前还没解决,但是大多是没问题的。特别是这几年技术的成熟,电池厂商也好,充电桩厂商也好,最明显的提升就是几乎杜绝了电池过充,商用桩基本都充不满,而电动车宣传的电池大小,我们基本也充不到,都是給电池留了安全的边界的,所以放心使用就好了,但考虑电池的寿命是循环寿命,一般充电还是按照建议的90%充,偶尔充满一次,我觉得最好。
自特斯拉出道,资本嗅到了新的赛道,加之排放法规的逐渐加严,几乎干死了二线传统车企(国六对发动机和整车都有了新的挑战,国六一上,导致一批二线传统车企倒闭。),却迎来了一批新势力的代工,比如海马,除了代工,他自己的传统车应该已经彻底死掉了。
按照新的油耗积分,传统动力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可能只有不怕罚款的传统车,混动和电动,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摩托车现在涨了不止十倍的价格。
我想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电动车将会征服所有低端用车场景,而油车将是最贵的豪华,混动尽管最复杂但是确实智能满足用户全要的理念,反倒是在中端市场霸榜。
又说了一堆废话,继续说车,如果注重车机体验,觉得在车上比在家舒服,或者大部分时间在车上,还是推荐新势力的电动车,确实体验要比传统好。
对于有续航焦虑的,买理想或者问界,他俩你们可以完全理解是电车就行了,毕竟增程器就是增程器,对什么时候介入影响不大,主要目的就是发电,如果不喜欢亏电行驶,那就早早的选择燃油优先,实际就是保电了,有电的电车体验肯定还是好的,确实也解决了里程焦虑。不喜欢发动机运行的,一定要买纯电,因为发动机运行就是这个尿性,再好的NVH都不如不运行。
对于智能座舱追求没那么高的,强烈推荐混动,混动一般就只能传统车企里面找了,水平偏差不会太大,只是可能涉及理念不同导致散差,但车机目前都还没好到哪里去,都还在学习,或者说不断被打脸而为自己坚定的理念放开。毕竟车机不是pad,很多还关联了整车的功能,不单单是显示,特别是语音控制,AI这块,总要论证一大堆,才能确定上还是不上。但就算是坚定了绝对不干的事,看见别人全干了,也会改变初心,毕竟不变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更可怕。
说了一堆有的没得,这次真的回归正题,下面只谈09,如果对越野有要求,硬派越野看坦克去,非硬派越野可以考虑09MHEV,如果只是自己偶尔去一些偏远地区,路况不好,但是还是想要一定的越野可以考虑09phev性能版,如果不考虑越野只是想露营就够了,09EMP远航版就是首选了。理想,蓝山等等凡是电池大了都一样,不适合越野,平板电池去越野,怕是觉得岩石不会托底,电池不怕穿刺,惊吓绝对强过惊喜!
2,上班一天20,09远航版低速用电,一周充一次电可以满足纯电续航,每月五百,如果全部用电,就算全是晚上充电,3毛一度,150度左右,一月五十块钱就够了。当然要是商用桩,这个费用乘以3+,如果可以容忍一两天就充一次电,性能版更好一点,带着发动机蹦蹦跳的心动。当然他的电动是后驱,对于北方的朋友,冬天建议更换雪地胎,用运动模式也不错,毕竟发动机可以直驱,还是很香的,或者混动开保电,但最重要的是雪地胎。同时不管是远航还是性能,这都是混动车,混动车要时不时的用用发动机,如果根本不想用发动机,那就买纯电,什么东西都是用进废退,长期不加油,长期不充电,单一属性不要买混动。玩发动机的朋友讲过,一周不启动,对发动机就不友善,机械如此,人不也是如此吗?开十年的车不一定坏,但新车放十年可能就真的破烂不堪。
3,对于回老家1300公里以上这种需求,推荐远航版满油满电跑4/5,中间要加一次油,不要想着在高速补电,就算是加油都可能排队一个小时,这个里程补能一次到家,还算方便。我的老车高速续航800左右,我回一趟老家导航距离要一千五,过年过节,堵车绕道,中间加一次油勉强能到,最最主要的是节假日加油难,充电就更难了,所以买长续航不仅仅要纯电续航,更多的是关注燃油续航,同时长距离行驶采用智能电混,而不要纯电模式先把电耗没再用混动。
4,如果是性能版只有一个单电机,跑120纯电勉强,但能耗高,很快就用完了,而远航版双电机+大电池,轻松可跑160,短距离是没什么关系的,但严重违法乱纪,注意合规,现在的国产车,特别是新车,越来越追求动力,已经普遍可以跑150+,但是这么高的车速用电不经济,续航将会严重折扣,低速80以下用电更合适,短途100公里以内且能随时补能那就用电,否则油电混动更好,特别是这种一千公里以上的续航,还不能充电的情况下,留有一定的电量避免堵车还是很爽的。
5,至于买几座,个人觉得6座更舒服,且方便上下,但七座更能载人,一般平常超过四人使用还是推荐七座,这样平常使用五座,后排两座放到就行,毕竟后排两座确实不舒服。现在性能版五座六座七座皆有,根据家庭需求买最合适的。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五座日常够用但是带上父母就憋屈了一点,我是两个小孩,我选择的七座,后排虽然不舒服,但是小孩坐不影响,大人短途也没事。
6,对于09的外观和造型,我觉得还是很大气的,特别是现在它还维持着领克的基因,没有完全走纯电车的路线前,我觉得带着大格栅,帅气有范,同时领克本身就是年轻潮玩品牌,更适合年轻人,有思想有野性的玩家,当然对于年轻人,现在四十以下,我都觉得很年轻。对于未来越来越同质化的造型,仿佛看到了如今的手机,都差不多,那时候就真的难选了。
7,辅助驾驶试了一下还可以,但这个看个人喜好,我喜欢自己开,最喜欢用的不是巡航及辅助驾驶,我喜欢的是限速,根据实际道路限速,我自己限速,然后全程直管踩油门就好了。自己开,可能因为我是工科男,更相信自己,哪怕机械的失效模式要比人的概率小的多,我还是喜欢相信自己,特别不喜欢辅助驾驶根据限速进行限制,所以我都自己关。对于倒车,车还是太大了,不过用360就非常香了,至于自动泊车,现在还没上,但是我并不期待,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自动泊车,这倒不是自动泊车无法倒车入库,而是我的第一款车的自动泊车,体验不好,找车位和自动泊车,我就用了一次,速度比较快,我用着害怕就再也没用过,但360超级好用,都是靠360停车入库,符合自己预期
8,目前导航是可以同时支持百度和高德的,百度还支持高精地图,但目前我还没怎么走过高速,也没怎么深入体验过,只是偶尔用导航,且三指划屏放在仪表上还是平常使用看抬头显的导航,都还不太习惯。我自己的老车也可以在仪表上,我一般用eco模式也显示不了那么大,但以前的车机对导航有偏爱,在播报的时候会把音乐等其他声音弱化减小,所以每次都能帮助我识别准确的道口,现在的播报,我印象不行,很少用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很久没出远门,基本也用不上导航。
9,关于远程启动,远程开空调等基本功能,这些在18年的车子上,就差不多都有了,属于终身免费的功能,不用担心。但是在暴晒的地方停车,空调再好,也抵不过夏日的燥热,特别是滚烫的车玻璃,条件允许,还是要找冬暖夏凉的地方停放。
10,最后决定买了还是要先去试驾,拿09远航版来说,优点很多,缺点也明显,没有十全十美,主要是对口,满足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听别人说,一切都是众口难调,比如车机有点笨,虽说够用,但确实比不上新能源车企,这算是传统车企的通病。
最后再说一下领克这个品牌,很多人吐槽不在乎客户,随便改来改去,换个角度考虑,这不就是因为在乎客户,完全丢了自己的主见了吗?到底谁才是沉默的大多数?一个车型刚上市的时候,大多是遵从自己的基因的,但是决定基因是否能够传承的是客户,而不是整车厂。
月销过完的车,一般只需要保证车辆质量的稳定就可以了,因为销量即是正义,正义只需要解决质量不稳定问题。但是对于销量小的车型,谁会认为自己定位有问题呢?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认为是自己的产品没有竞争力,于是就根据市场的声音尽可能的更改自己能够更改的部分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市场永远是越来越刁钻的,不会因为变好就被人期待,而用户也是盲从的,就好比风水轮流转,那些曾经的一哥都是艰难的突破一百万销量的,而风口却会助推很快,一个又一个的山头轮换。
就拿动力来说,凡是以前买过车的,不管是老车还是新能源车,估计都没有碰到过动力变更的吧?这绝对是最窝囊的变更,受力不讨好。
但是一上市,就开始接受大量的用户抱怨和谩骂油耗高,如果销量还不好,是不是认为是油耗高导致的呢?解决油耗高的问题,大概率是要让动力弱化。
对于09同样也是各种充斥着高电量为什么起机,一个人说,解释了,用户不懂,两个人说,是不是就要合计合计,三个人说变成了三人成虎了,一堆人反馈,就有了现在不起机了。你说是个笑话还是为客户着想呢?
很多功能都是这么来的,我们认为一定是工程师不开车,工程师是傻子的逻辑背后都有更深的逻辑,但是谁是对的?没有对错,只是需求方不同,总有一个需求正确了,但却又重口难调。
对于体验来说,我个人觉得理想是真不错,一上车坐躺在座椅上是真舒服,功能也易懂。蓝山我没体验过,只是看了看照片和别人的视频,从性格上来看,最终适合我的还是领克09,因为我不追求持续改善的用户体验,车只是我出行的工具,不是我生活的家,够用就好。
对于持续改善,重口难调,我是怕别人的声音改的09让我越来越不喜欢倒使我已经持有者的损失,慢慢提升,慢却有所得,反倒更适合我。
总的来说还是物超所值,没有十全十美的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已经入手的,想要体验提升,该说事说事就行了,别整的那么极端,车真的那么差,你说当初买它是怎么样的脑子被驴蹄。
喜欢才去考虑,深入才决定下手,去试驾,去体验,好不好的体验再说,而买了就别纠结,别听别人吓哔哔,长期唱衰虽然唱不死领克,但是绝对会唱死自己的二手车,何苦呢?就像市场的声音,长期喊大五座,大五座,现在大五座给了,是不是没有什么限制它快速增长了?
对于领克我还是很认可的,或者说对吉利我很认可,因为不管好还是坏,你能看得见她在有意而为的去改变,只要坚持着这个节奏,总能找到不同用户的痛点,走向少而精的路线。
现在的车企越来越像手机,多而杂,挑选起来确实比较伤脑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知道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买最适合自己的。

没有特意拍照,临时起性,附一张仪表图吧
不能充电买传统,偶尔充电短续航,长期能充电买长续航,越野不要电动车,车机考虑新势力。
如果人口不多,出行还是适合一个小电车加一个大的燃油车满足日需,而我是大人口评估下来长续航大七座最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