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翻了一下,对台荣荣150,网上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车都没碰过的参数搬运者…
挺无奈的。
车必须要骑过才有发言权,我测评已经出了,欢迎各位参考,今天简单聊聊我对这台车的理解。

首先文章我说过,这两年为啥150踏板一下就扎堆出来了,很大程度上一来是因为消费升级,二来是国产非顶级品牌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化和亮点打造,能够把整车成本控制到一个仅略高于国产一线125踏板的程度。
125和150真的是一个巨大的级别跨越。
150的动力比125大了50%还多,稳定感,制动表现,车架刚性,坐姿舒展度等都有极大的提升。

但是国内一线150头部产品又牢牢被本田PCX、雅马哈Nmax、豪爵UHR、比亚乔Medley牢牢霸榜。
在品牌号召力、核心技术水平、材质用料等各方面都无法和对手形成直接竞争时,外形、配置和细节打磨就成了生存途径。
台荣荣150很明显是想明白了这一点的。
它身上有不少巧思和设计都是摸清了消费者心理和实际需求的。
比如:既然选择一个踏板,储物空间一定是最重要的,在车架结构相似度极高的情况下,荣150的座桶空间和PCX150几乎一模一样。

你可别说,这个储物空间在市场是也就只稍微逊色于比亚乔Medley和本田PCX160,非常非常出色。
比如:手套箱在保证深度的情况下,箱盖的开启刻意做了阻尼质感,提高了不少高级感;同时将USB充电口拿出来放到了仪表旁边,这样就不用担心手机在导航充电时数据线被压着了。

比如:PCX包括UHR的坐姿我觉得哪都好,就是手把有些过低了,荣150将手把抬高、后移、加宽,一下就解决了骑行时间长肩膀酸胀的问题。

比如:发动机很明智地选用了无极这台已经长期经过市场验证的150发动机,这类通勤类踏板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同为浙江企业,能够认清本质没有采用那不靠谱的饺子厂发动机,这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比如:虽然我认为这种靠侦测前后轮速差直接断油的TCS对我只有负面作用,但是配一个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普通消费者一定感觉有比没有好,这算一个态度正确。

比如:UHR、PCX150、PCX160这个8升的油箱,配合极其优秀的发动机特性能做到极长的续航里程,荣150在无极发动机百公里油耗比不上它们的情况下增大了油箱,11.5升的油箱,能够做到400公里以上不用跑加油站,这一点完全能够在续航里程上不输头部竞品。

比如:荣150的实际制动效果非常出色,跟这个级别表现最好的UHR几乎表现不分高低,当然更是超过前碟后鼓的PCX150和160了。这个不用玻璃心,好就是好。

比如:荣150的前后避震调校一致性很好,舒适性营造感我认为是要强于更偏向运动支撑性的豪爵UHR的,明显比PCX150和PCX160都要强,跟赛科龙RT1应该是同等水平,非常好。

比如:摇篮车架特别是没有采用PCX160这种发动机上吊架形式,急加速不会有后座上供的情况。

比如:7寸大彩屏满足了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心理。

最后,这个原创度极高,有棱有角的犀利造型,我不敢说人见人爱,但是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点。一个车你都不能一下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何谈让消费者来了解你呢?

还是那句话,我最烦的就是“内卷”这个已经被键盘车神用烂的词,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厂家用心打造的产品被你们说的就像饺子厂一样偷工减料压缩成本就上市一样。

你们一个词就抹杀了工厂的努力,这样合适吗?
实际骑过以后,我认为荣150产品力确实是在线的,它定位也是非常准确,目标消费人群也找的很准。
如果您希望一个原创外观,期望体验到一个舒适的,实用的150踏板,完全可以试试这台车。

差不多了,老规矩,如果您觉得我的测评对您选车有所参考,那真的非常荣幸,可以的话,能够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那就更加感激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