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长城汽车(601633.SH)发布一则声明称,其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材料,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几小时后,比亚迪(002594.SZ)亦紧急发布声明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产品及检测符合国家标准。言外之意就是说,长城汽车此举属于不正当竞争。
一时间,大车企喊话“互撕”的圈内奇观,让汽车业内一片哗然。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国际国内消费市场不振的当下,两大民营车企“干架”反映出,车企竞争陷入出“损招”、内向“拼刺刀”的不妙境地。该人士认为,与其内向互撕自损国内品牌,不如练好内功向外“干架”拓展市场空间。
长城“挑事”举报 比亚迪反击
据长城汽车的声明显示,2023年4月11日,该公司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尽管上述举报是否得到有关部门的立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根据长城汽车的“发声”态度看,此番举报可能仍未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在上述声明中还列举了其举报的四个依据。

长城汽车认为,依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经审查,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1、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2、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3、属于本机关管辖;4、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对于举报,长城汽车称,目前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针对长城汽车的“挑事”,比亚迪在随后的回应声明中认为:长城汽车此举属于不正当竞争手段。其理由是:“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严格来说,测试车辆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述举报中涉及的两款比亚迪车,均为混合动力车车型。2023年2月,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 冠军版上市后,DM-i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以内。宋PLUS DM-i是比亚迪旗下紧凑型混动SUV,搭载比亚迪最新DM-i混动技术,售价14余万元起步。这两款车为车市上的热销车型。
比亚迪高增长让长城眼红?
上述举报中所称的常压油箱,是一种没有加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油箱,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缺点则是容易造成汽油的蒸发损失,从而增加环境污染。根据国标,汽车的蒸发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2克/天,而常压油箱的蒸发污染物排放一般在3-5克/天之间。
资料显示,常压油箱内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7kPa时,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气阀打开,燃油蒸气将被释放到炭罐内;而高压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气压力,油气会在高压下继续留在油箱内,到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才会经过碳罐进入歧管。相较常压油箱,高压油箱的成本更高。
就上述举报,业内人士介绍,按照2020年7月1日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这一国家强制标准,对车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蒸发排放做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目前除比亚迪以外的PHEV车型,均采用高压油箱。

此外,比亚迪在声明中还指出,长城汽车的检测报告无效,不能以此作为依据。比亚迪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调查、取证和检测。对于举报,比亚迪认为长城汽车此举应属于不正当竞争。
业内人士介绍说,相关车型使用的常压油箱确实存在汽油蒸发引发的环境污染压力,但是在排放标准上,国家是有严格的要求的。相关车型是否存在排放超标的情况,也确实是需要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检测。不过,既然长城汽车敢于公开举报内容,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亟需有关权威部门进行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曾经多年高居热销榜前列的长城汽车遭遇市场销量下滑的态势。据长城汽车(601633.SH)2022年报,去年该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22.90%,扣非净利润约为44.76亿元;2023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89.34%,扣非净利润约亏损2.16亿元。
同时,比亚迪(002594.SZ)去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445.86%,扣非净利润超156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也达到410.89%,扣非净利润约41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其中,新能源汽车1-4月累计销量为42671辆。而比亚迪今年1-4月累计销量约75万辆,同比增长94.1%。
不难看出,面对竞争长城汽车根本不是比亚迪的对手,因此,利用别的招数打击对手的下策才被祭出。但是比亚迪是否真的存在超标排放,也确实是一个值得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
5月25日,比亚迪A股一度在午后跟随大盘跳水近3%, 截至收盘,每股报价255.60,跌2.41%。同时,长城汽车A股大跌超6%,截至收盘,每股报价24.80,跌6.17%。(赵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