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代雅阁在美国已经上市半年了。作为10.5代雅阁车主,我还是忍不住到本田展厅坐了坐新款,总体感受是喜忧参半。
外观
我拍的展车是白色混动顶配,溜背造型和10代相比几乎没什么改变,但这个前脸的设计似乎特别挑颜色,灰色、银色和红色实车看着都还行,白色总觉得有点儿怪怪的。

新款19寸的双色轮毂挺帅气的,但是所配套的235/40 R19轮胎对B级轿车来说太薄了,其实18寸足够。

LED头灯的反光碗看着还不如上一代的羽翼造型精致。

不过国产版给加了远光灯透镜和静态转向辅助灯,理论上比美版照明效果好。

尾灯是全LED光源,长灯带在美国同级别车里算好看并且有辨识度的,但在中国市场就不算什么了。

内饰:混动版居然用机械档把
新的本田家族内饰,风格没啥可说的,重点谈谈上手的感受吧。

优点:1.按钮质感比上代有所提升,有一定高档感。
2.终于换成了真全液晶仪表,界面多样性和功能性都比老款好。

3.前排中央通道挨着腿的位置包了皮革,等红灯、开巡航等放松右脚的时候不硌腿了。

4.后门板用料和前门板一视同仁了,软质材料的比例有所增加。不像老款美版的后门全是光板硬塑料(国产10代雅阁倒是没这问题)。

5.内饰、后备箱灯终于升级为LED光源,省得我自己换副厂灯泡了。

6.中控屏幕升级到12.3寸,界面也更漂亮了。尽管跟新势力比不了,但在美国市场上也算挺不错的了。

缺点:
1.美版混动全系改用机械档把,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国产版继续用按键换挡。

2.后排出风口以前只是乞丐版和次低配没有,新款却变成了顶配独享,真是醉了。如果你本田觉得美国市场的轿车后排不重要,那你又干吗设计大空间呢?
3.后排座椅全系取消了可调头枕,老款只有乞丐版才是一体式头枕。

4.中央扶手箱取消了双层设计,总空间也比老款缩水了。
5.主驾驶椅背的储物袋减配,真服了!

6.毕竟是美国产的车,做工还是那么不拘小节,拼焊的车门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关门声都是满满的廉价感,愧对4万美元的售价。
空间:依然是同级标杆
雅阁的空间还是一如既往的宽敞,驾驶座调到我的日常坐姿后坐了下后排,腿部空间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坐垫的厚度和长度也都不错,对腿部的承托很到位。美中不足的还是后排头部空间,我身高177cm,头发会擦到顶棚,所以坐直了顶不顶头,取决于后座乘客够不够180cm。

后来我又查了查参数,新款的后排腿部空间和臀部(横向)空间各增加了0.4英寸(10mm),头部空间少了0.1英寸(2.5mm),和我的主观乘坐感受基本一致。


后备厢参数和老款一样。因为美版雅阁混动不是插电版,拥有和燃油车一样的空间,并且支持后座4/6比例放倒,在轿车里算是很能装了。

配置:有增有减
1.全系都比10代增加了后排侧气囊。本田总算重视起被动安全了。
2.主驾驶的腰托从老款的4向调节减配成2向(仅美版)。
3.美版新款顶配取消了老款2.0T顶配的自适应悬挂(美版)。国产版老款雅阁没有,新款反而加上了这一项。
4. 座椅记忆下放到中配车上,无线CarPlay和Andriod Auto成了标配,用着方便多了。
5.新款全系减配了雾灯,这点还不如思域。虽然带头这么干的是德系车,但德系车好歹知道用随动大灯或全天候车灯来代替雾灯的功能。你本田取消雾灯,大灯的功能可没有任何改进,就是纯减配。

价格
我之前在很多文章里说过,美国市场的汽车指导价年年都涨,而本田在非豪华品牌里涨得最狠。和10代雅阁刚上市的时候比,11代雅阁的起价涨了3700美元,顶配涨了1500美元,动力还从2.0T+10AT变成了混动。


我实拍的这辆顶配展车的白色金属漆需要加455美元,店内还有1900美元的强制装饰,抵掉终端1500美元的优惠后,裸车还是要将近4万美元,着实有点儿贵。这个价格国产插混版顶配应该都能落地了。

当然,这么贵的在美国也不止雅阁或本田一家。2021年以前,2万美元或15万人民币以上的全球车型,中国版全方位不如美国版实惠,高功率的Q5不到4万美元,国内买丐版ES200的钱在美国能上中配ES350;2万美元以内的车虽然是中国便宜,但动力和安全上差了一档甚至两档。而现在,得益于中国车市的内卷和美国车市的通胀和汽车刚需的国情,4万美元或30万人民币以内的燃油车和全价位的新能源车,都是中国版比美国版又便宜又好,选择还多。尽管美国的车价高峰已经过去,多家品牌开始放出小幅优惠,但想回到疫情之前或者在性价比上赶超中国版,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