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车迷,出门在外溜达,遇到新车敏感性自然要提升一节,这次五一出游,在某个服务区遇到了一板车的比亚迪新款宋Pro,该车记忆中现身目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此时突然偶遇,并且是商品车,再仔细回想了一下,感觉还是拍一组再说,回来一查阅,还真别说,到店展示车的照片都出现了,不过多数都集中在外观,很少涉及底盘部分的,另外此前目录中提及过新款车身高度增加了10mm,现在看到实车,发现避震行程增加的可能性确实很大。(谍照部分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前脸相比申报图,这质感层面提升不少,仔细对比了一下目录申报图,发现了一个问题,申报图本身虽说是艺术照的形式申报的,但是前格栅外框复合叠加的两个外侧框其实是烤漆面的,而且尺寸并不算小,站跟前看实车才能体会到设计功底确实有几把刷子,艺术照反而坏了事,当然更坏事的还是白色漆面导致的色差感太过强烈,图中的车身漆面与黑色烤漆面可谓是相得益彰了。

侧面就非常显眼了,特别是D柱宽幅镀铬装饰板,一眼就能识别是宋pro,这也是当时颇为疑惑的部分,车身造型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新款车身高度不至于变化这么大,看申报图轮胎与轮眉之间的距离也没多大,这点疑惑即使现在遇到实车,还是一脸懵的状态,对比了一下老款,感觉轮胎与轮眉的间距依然没多大的改变,当然1厘米的变化,可能是肉眼无法识别的。
尾部造型保留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但是整个尾灯变得更为细长,整个尾部的质感大幅提升,老款在当时算是抢眼的,但是现在的审美疲劳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老款尾灯已然落伍,好在新款及时跟进。

这次正好拍摄到了底盘悬架部分,与2022款宋Pro DM(图片|配置|询价)i版完全一致,这就是大家口中的 “筷子”悬架,比亚迪不少原先的筷子版都在更改后悬结构,现在看来新款宋Pro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了,显然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但是底盘结构没有变化、车厢造型没有变化,这多出来的10mm高度差是如何来的?看来真有可能就是避震行程略微增加一点,提升了离地间隙,好处之前就提及过,通过性增加的话,这还真算得上是好事一桩,哪怕提升一毫米都能让电池组规避掉一些剐蹭风险。

电池组对比了一下老款的宋Pro DMi,结果发现还是一样的,没任何的变化,看来改进的重点就没集中在这部分,这也不奇怪,价格摆着,再改成本方面就有点吃不消了,何况这套底盘结构目前来看也确实符合其定位,成熟可靠才是重点。

内饰玻璃反光,就没法拍摄清楚了,好在到店图中已经出现了内饰图,所以也是无秘可保,与其看上面这张不太清楚的内饰照,不如看看前期媒体放出的高清照。

相比外观,这次内饰比亚迪算是没下任何的功夫,这点颇为意外,仔细对比了一下2022款的内饰,完全一样,想找个不同之处都异常困难,看来还是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再加上这内饰即使放到现在也不算落伍,自然就把功力全部集中到了外观的改动上,不得不说赶紧收回此前目录文中的推测,当时预计即使内饰不改也多少会针对细节做相应的修缮,事实结果让人颇为意外,比亚迪还真就一点都不改了。
动力方面也没什么惊喜之处,搭载的是一套1.5L插电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千瓦,而电机具备132千瓦以及145千瓦两个版本,分别搭载9.331kWh和18.316kWh容量的刀片电池,预计纯电续航43公里以及85公里。
现在大家更为关心的自然就是价格了,媒体披露是下周正式官宣,既然连笔者都拍摄到了大量的量产车外运,上市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就是不清楚这最终的定价,目前的2022款的官方指导价格是14.08万~16.58万元,如若比亚迪有更大的野望,不排除来个价格略微下调的可能性存在,当然即使保持现有的价格区间,借助目前的势头,同样能博取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度,没办法,新能源这一块,目前比亚迪可算是高枕无忧的状态,一个能打的都没出现,能不加价就算不错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