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非车财险市场为何如此内卷?

    1.还记得费改之后,许多私家车车主投保询价时各大保险公司都在报价单内添加了一份随车非车保险,多了一项保险内容,整体保费金额也高了几百元。甚至评分低的不上非车还投保不了,这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否保费增长规模是靠这个拉动的?

    车险捆绑非车销售报价单

    2.随着市场价格透明化,个人代理人逐步减少,代理机构渠道收拢,新设立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不批准,从出单渠道上越来越少,话语权逐步掌握在少数群体手中,自媒体时代,个人想单纯靠信息差赚钱太难了。

    不赚钱纷纷改行

    3.(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责任保险、意外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短期健康险等。依然是这些险种,没有丝毫创新,随着疫情这几年,以及疫后经济低迷,非刚需非车保险销售难上加难,加之健康险网上负面消息较多,严重阻碍了消费者投保信心,其他险种也跟经济增速密切相关。

    4.近年来,车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型财险业转型非车险业务加剧了市场竞争。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财险公司车险原保费收入8210亿元,占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55.22%,同比增长5.6%;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6657亿元,同比增长12.77%。非车险业务中前三大险种分别为健康险、农险和责任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1580亿元、1219亿元和1148亿元,同比增长14.66%、24.95%和12.67%。农险增速较快,健康险仍然是大头。

    5.没有新的创新产品或者独家产品,即使有市场也会跟风推出此类产品,因此无法长时间维续。大部分产品跟车险地域限制不一样,非车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且投保时基本不评分考核。同一个险种,多家乃至几十家保险公司Pk,在单张保费不到千元价格下,仅仅只能赚几元的手续费。

    总之,当下内卷只是一时,当几乎所有公司都大举进军,拿非车当做新的业务增长点,大保险公司因规模化风险较小,小保险公司没有特殊渠道或者优势很难盈利。相信整个非车经历三年左右内卷会越来越成熟,彼时市场越来越成熟,小的玩家基本消失,互联网销售到达顶峰,出单渠道越来越少,最终又会回到大代理手中,挺一挺春天就快来了。

    次阅读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