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就开始看车了,本来在考虑等问界M5EV出来,一直纠结没有华为的智驾,直到刷到 YYP 的视频,尽管我很少看车评,但是一下子就被 YYP 表情管理失败的样子打动了,华为Inside,再加上阿维塔特立独行的设计理念,的确,对于核心用户来说,阿维塔是没有竞品的。
就这样,我也没有去试驾其他的车,也没有见过实车,在犹豫了一天之后,在8月9号定了超长续航。漫长的等待,总算是在3月前提到了心心念的阿维塔。

做工篇
在提车之前,我几乎刷过了网上还有APP里面的所有关于车的信息,也有很多车友分享了他们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这里特别感谢黑鱼的努力,降低了我对实车品质的期待,以至于我在提车的时候,竟然完全挑不出什么问题来,即便是摸了几天之后,我仍然是对这个车的硬件品质十分满意。舒适,静谧,每一次待在车里心里都会涌现出丝丝止不住的喜悦感。线下车跟工程车比起来,完全就是两个产品,我觉得阿维塔投放工程车来作为展车的确是拉低了路人对品牌的印象,随着新车的展示,潜在用户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车的品质感。

行驶体验篇
行驶质感跟最后一次试驾的感觉差不多,动力不能说是澎湃,而是延绵不绝的感觉。行驶在平整的路面,就跟黄油落入了滚烫的平底锅一般丝滑,优雅,像是飘浮在马路上一般,加上电车独有的变速声音,的确有种驾驶未来载具的感觉。试驾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阿维塔快速驶过减速带的感觉,砰砰两声,干脆利落地就开了过去,然而在低速行驶的时候,路面的颠簸导致车身的左右晃动还是很明显的,甚至在停车场内行驶,身体仍然会有轻微的左右晃动。 刹车的话,也是跟试驾的感觉差不多,前段甚至更好了,低速下配合油门对于速度的控制可以做到完全控制,十分舒服。中段仍然是略弱,可能是车子太重了,有一次遇到前车急停,我凭直觉徐徐踩下刹车,但是结果车子却是慢慢的惯性,减速不足,最终我深踩刹车触发ABS把车刹住了,对于老司机的我来说,一切仍在操控范围内,但是对于乘客来说,还是心悸不已。阿维塔的刹车后段是十分给力的,前面描述的危急情况,在重刹之下,大概一秒就被终止了,甚至没来得及感受到ABS带来的踏板反馈,车子就刹停了,还是一贯的干脆利落,让人信心十足。
因为我的上一台车是高尔夫,然后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开得比较少,所以仅凭我少量的对于其他BBA的驾驶经验来看,阿维塔无论是操控,还是日常行驶的舒适性,都是最好的而且是好很多的(可能有所偏颇,这点大家最好还是自己去试驾感受)。

智驾篇
智驾作为阿维塔的核心卖点,目前肯定是处于第一梯队的,而阿维塔的辅助泊车,绝对是天花板的存在。不需要地面划线,只需要空地和参考车辆就能随便停,真的是用过都说好。自动入手阿维塔之后,99%的泊入和泊出都是让阿维塔自己来的,的确很好用。目前使用过程中,就有几个车位没识别成功或者路线规划不成功,其余都没遇到什么问题,又快又好,是我对于辅助泊车系统的评价。
因为提车到现在还没跑过高速,所以我的辅助驾驶体验都是在城区快速路上的,可能我是属于比较大胆的人,所以车子到手的第一天我就放手让它在路上自己跑了。因为我提车是1.0.6版本,感觉阿维塔在路上跑的时候没有试驾视频中的那么稳妥,拥挤路段会加速到比较靠近前车的地方然后快速降速,体验上对乘客有些不友好。使用过程中,有几次遇到不讲武德的老司机强行加塞(速度较快),处于对后排乘客体验的顾虑,我还是接管了,跟系统抢方向盘时,我内心也会有些紧张,不过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只是有乘客的情况下我还没办法去寻求系统的边界,只能等未来自己开再来慢慢熟悉。
此外,华为的地图数据,以及车机上的高德地图,是亟需进行更新和改进的内容,数据老旧,导致日常导航难以使用,甚至在开启 NCA 的情况下,错误的地图数据会带来危险。可以说,华为地图很有可能成为城区NCA的瓶颈,甚至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短板,还希望团队能够重视。
人车共驾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成为高端车型的新常态。由辅助系统来管理日常安全又无趣的驾驶过程,人类来处理那些复杂的边沿情况,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驾驶的疲劳感,提升舒适性,同时辅助系统又极其地对新手司机友好,让驾驶变得更安全和容易。入手了阿维塔,的确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过时,毕竟现在属于是领先了。

车机篇
前面聊了那么多车的优点,终于来到了喜闻乐见的吐槽环节。如果说阿维塔硬件可以给到90分以上的高分的话,那么阿维塔的车机大概只能给到70分。首先得说,车机的功能和使用逻辑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逻辑算比较清晰,核心功能也很容易掌握,如果跟上一代的产品来比较的话,还算是合格的,然而放到阿维塔这样一台带着满身科技的车子来看,目前的车机的确就是“毛胚房”,细节功能的缺失,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只能说目前是小儿呱呱坠地,蹒跚学步的阶段,还需要阿维塔团队投入十分的精力来继续推进。所幸的是,软件部分只要团队能够重视,持之以恒地更新维护,未来总有成熟的一天,对此,我还是怀有信心的。
#晒出我的用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