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型为旗舰版plus加装的马牌轮胎,车价总价为16万七千八,五年期贷款,首付十万,月供一千二百五,总利息八千,去年六月20日提的车,到现在一共是一万两千公里左右,因为疫情原因去年有一个多月车没跑过,不然预计一整年跑两万公里差不多,这个里程数,在家用车里面中规中矩吧,不多也不少。主要是上下班跑,单程25公里左右,一半为城市道路,均速三四十,一半国道,国道没摄像头我都最低跑的八九十,和高速上速度差不多了。
先说续航,我开车属于是暴力驾驶的那种,怎么爽怎么快怎么来,除过拉晕车的人慢一点,我都是运动模式加较大回馈,没有摄像头我就没有车速上限,有限速,我也是按超速百分之十跑的,红绿灯必弹射起步,见车就超,最恨马路三大妈,所以我的能耗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我在的地方属于是秦淮线上,地理位置上属于是折中了,也比较有说服力,春秋季续航最长,因为基本上不用开空调,平均能耗维持在12左右,夏天的话,我这里最高气四十度左右,大部分地方最热也就这样了,我上车前都要开极速降温,开的时候是十八度,三档风,平均能耗在13.5左右,冬天最低气温零下四五度吧,早上起来大部分时候都是三到五度左右,因为没有方向盘加热功能,所以也是提前开极速升温,开的时候28度一档风,平均能耗15左右。还有一点就是,下雨天能耗会比平时增加零点五左右,雨刮档位越高越费电。高速上我也是超限速跑,限100我跑115,限120我跑一百四,不考虑海拔变化的情况下,平均电耗为16到17之间。另外,因为我担心电量用的过低对电池不好,所以从来没用到过百分之二十以下,所以没测过具体能跑多远,不过从能耗上推算,春秋差不多持平,夏天差不多450左右,冬天差不多380左右,高速不考虑海拔变化差不多350左右。
再说费用,我是自己安的充电桩,功率的话基本上一小时能充百分之七左右,办的峰谷电,晚上充基本上一度电三毛钱,充一次最多也就不到二十块钱,因为是和家里的电表连一块的,所以精确的不好计算,大致是截至目前一共花了不到八百元,高速一共跑了不到一千六百公里,在陕西,重庆,四川的高速上一共花了差不多两百五十快的高价电,均价1块2一度,每次都是跑一个小时然后找个服务区上厕所休息会就把电充上充个十来分钟,因为我跑的比较快,大部分都是超速行驶,所以实际到达时间都比导航预计时间快,应该也比同时出发的油车(三大妈)快,只出现过一次排队等桩的情况,等了半个小时,所以感觉体验也还行。不考虑高速的话,平均一公里不到八分钱,考虑的话也不到一毛钱一公里,单考虑高速,不到两毛钱一公里,我跑的快,而且高速上电价有些都一块六一度了,大部分地方电价应该没这么高,个人感觉挺爽的,当然地区电价有差异,这个价格仅作参考,能有条件按充电桩的话那确实是香,没条件的话,单纯市区代步,在外头充电桩充也比油车省的多。而且因为我有些时候希望在车上开空调耍,在车上开空调睡过几回,所以实际路上跑的电耗还会比这更低。
再说,驾驶体验,动力的话,官方也写的有,就不细说了,前面也说了,我基本上都是暴力驾驶,路口必弹射,因为我家的马牌轮胎,所以可能起步会好一点,要是是经济模式的话,弹射起步会明显打滑,感觉车都在横向漂移,尤其是下雨天更明显,运动模式就不会。百公里他官网写的7.3秒,毕竟是自己的车,多少会心疼,我就刚买回来测过一次,没一上来就猜到底,到三十了才踩到底的,差不多七秒八,因为是人生第一台车,也没开过别的,就之前试驾过四驱版汉ev,那个三秒多的加速我感觉太害怕了,我同学的长安逸动我感觉加速有点肉,元的加速我感觉就刚刚好,超车啥的从来没掉过链子,有一次和一个全新的奥迪a6,红绳还没取,应该是刚提不久,在路口飚过一次,我起步吊打他,他后面赶上来一点,上了一百之后,他大概落后我半个车位,明显能听到他轮胎和我轮胎的声音在地上摩擦的声音,不存在他没发挥好的情况,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大家自行理解吧。空间的话,我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六,略胖吧,这个体型也能代表大部分男同志了,坐直了感觉有一点点顶头,我开的时候都是座椅拉到比较远的地方,靠背靠后一定角度,然后整了个u型枕垫脖子后头,感觉和开轿车差不多了,高速开久了也不咋累,不满意的就是那个扶手,挡腿的很,其他的感觉还行吧,中规中矩,毕竟价位在这摆着。
再说说,大部分人最关心的价格和电池问题,以及油车和电车之间争的那些问题。在买车前,我就确定我不考虑油车了,因为天天上下班开,刚毕业开始工作开油车一个月邮费好几百压力比较大。但是在亲戚的胁迫下还是去看了日系,美系车,除过思域以外其他的都不感兴趣。最后就不了了之,其他新能源车也看了好多,因为地处小城市,好多品牌连4s店都没有,所以选择了比亚迪的车,比亚迪的车还看了秦,汉,宋,最开始没看元plus,秦总感觉有点不如意,差点什么,再加上我估计可能要出改款了,就不考虑了,汉试驾完倒是满意,就是太贵了,负担太大,也放弃了,宋型号倒是多,但分析了下也就感觉混动有性价比,纯电版本还不如元plus,唐七座的更没必要,海豚感觉不太适合我的情况,海豹我买车那会还没出,不确定,现在路上看到了也会略感可惜吧,但是最低配比我顶配高了好几万,负担也加重了,最后还是觉得元plus分析下来比较合适,因为这个价位的其他电车也就埃安那个差不多。
然后就是网上吵的最凶的电池问题了,大部分买电车的人也都会有考虑,将来换电池会有一大笔费用。我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原因(设备工程师),所以会懂一点。元plus使用的六十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就按要换电池咱们来算笔账,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比亚迪的三包政策,可能大部分人也没解读清楚,除过他要求的那几个点以外,有争议的是,正常衰减不包那一款,我只能说大部分人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他那个是附加条款,就是说满足前几条的情况下,你一定期限内检测后衰减值超过那个值,比亚迪额外给你换,争的最多的就是有人说比亚迪给你搞鬼,说你电池在正常范围内,然后故意不给你换。对此,我只想说,从技术层次讲,只要你正常使用,一年的衰减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如果一直用的家用慢充,像我一样,别每次把电池用完了才充,一年可能压根就不衰减。而且,退一万步讲,按他标的,八年刚好衰减百分之三十,他扯皮不给你换,那就相当于我买了个350公里续航的车,无非就是充电频繁一点了,原来一周一充,现在五天一充,就是麻烦一点了,也不影响正常使用,毕竟已经使用了八年了,也可以了。而且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爱护的比较好,八年后衰减了没多少,那恭喜你赚到了。这是考虑到换电池的情况,咱们再来算一算具体不换电池的情况,动力电池目前已经发展的相当先进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理论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两千到三千次了,考虑到损耗和正常使用开空调啥的,咱们按充一次电平均跑三百公里算,按只能使用一千次计算,是三十万公里,再考虑到后期电池正常损耗,按二十万公里算,普通家庭正常使用一年开两万公里差不多吧,够满足十年,按开三万公里,也能够七年左右了(你公里数多的肯定经济条件也会好一点,不然你一天开那么多路干啥去了),大部分普通家庭买来车也就是日用,没几个会考虑倒卖吧,七到十年时间,二十万公里数,大部分家用车用到这份上也该考虑的换车了吧,你告诉我我这会了我去换个电池图啥,未来的电池只会越来越便宜,咱们先也不考虑物价变动啥的,就按现在的电池算,电池组一般不会全部更换,换也是换一部分,就按你全换了比亚迪一毛都不管算,能花多钱呢,我多花几万换个电池,是不是能用的时间更长了,换车周期延长了,不是一回事么,不然我换他干啥,估计到时候有那钱能再换个新车了。而且,单说车身上不同的地方,你就是买个油车,不考虑油钱,几年时间的保养差价,都多少了,用了八年的油车也啥都不换是吧,都不花钱。电池能说的大花费就一个换电池,有好多人对汽车电池的理解还是好多年的电瓶车的铅酸电池一样,一两年就得换,这就是属于不谈事实纯硬杠。即便就是换了电池,也掏了钱了,那总花费也不会比同等价位的油车高,可以说,同价位电车使用起来是比油车要好的,十六七万,能买的油车,咱们抛开智能配置不谈,单说动力性能,这个价位很难买到2.0t动力的车吧,合资车就更别想,变速箱估计也一般般,国产车性比价高的可以参考吉利博越l,和元plus也差不了太多,买的时候就各取所需就好了,也别在那争哪个好哪个坏,我不说你油价高你也别扯我换电池,自己用着感觉好就行了,而且油车和电车相比永远有一个短板,电池充电是电就能充,我自己家的电无非就是充的慢点,最起码能跑,你油车没见有谁自己家加油吧,95的车加92的油试试,不加油不交购置税连路都上不了。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说电车就比油车有优越感了,国产油车也有很多好的产品,只是说国家政策和未来技术咋发展和普通老百姓也没多大关系,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说,硬扯那些有的没得都没意义,老百姓能得到实惠,用起来舒服,才是王道,结合自己所需吧,我的建议是一年连一万公里都跑不到的就还是买油车就行了,一年一万五以上的且有充电条件的就放心买电车不会错,没有充电条件的可以考虑下混动车,最后分析下元plus这款车,普通家用,和作为年轻人第一台车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网上有夸有骂的,理性分析吧,毕竟这样只是个十五万区间的车,我的想法就是开到二十万公里了如果出啥问题我就不开了,甚至还没到那个时候我就换车了,一辆顶配十七万的车我开了十年还没换,一天还嫌和嫌那的,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努努力改善自己的条件,那应该不是车的问题了,是不是我心态不正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