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对话|朱江明:零跑汽车整车成本70%自研自造,即将发布增程战略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3-01-17

    文:懂车帝原创 魏微

    [懂车帝原创 行业] 零跑汽车2022年的全年交付量定格在11.12万辆,尽管获得了同比超154%的增长,但全年12万辆的交付目标最终未能完成。不过,零跑汽车也在2022年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造车新势力。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

    近日,零跑汽车举行媒体恳谈会,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与包括懂车帝在内媒体进行沟通。会上,朱江明再次强调了零跑汽车将坚持全域自研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分享了更多有关零跑汽车在新产品方面的规划。

    会上,零跑汽车介绍称,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产。目前,已实现整车成本70%的自研自造。

    零跑汽车实现整车成本70%自研自产

    在整车架构方面,零跑表示,其整车架构是基于全球化标准打造的汽车技术基础,以“一个架构,三个平台”为基础,可覆盖A0-C级车型产品,核心车长3600-5200毫米,轴距覆盖2400-3100毫米;每个平台覆盖SUV、轿车、MPV等车型;CTC(电池底盘一体化)动力电池架构可通过内部排列差异,实现多种电量形式;动力平台也包含增程、纯电等多种组合,平台零件通用化率高达88%。基于“一个架构,三个平台”,零跑汽车未来三年将推出7款新产品。

    零跑汽车2023年即将推出CTC2.0

    在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动力电池上,零跑汽车也实现了除电芯之外全部自研自造。据悉,目前,零跑已建成电池基地2个,建设中电池基地1个,目前拥有9条完整电池生产线,产能可实现38万台/年,规划总产能达78万台/年。

    在外界关心的资金方面,零跑汽车表示,成功登陆港交所、纳入港股通之后,研发资金加大投入,零跑迎来助推剂。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在手现金约为118亿元,包含年内赴港上市融资约8亿美元。

    以下为访谈内容(有删减):

    谈品牌向上

    媒体:零跑在品牌向上以及产品向上方面,是否有具体规划?

    朱江明:零跑未来一定会覆盖所有功能段的产品,但不是以我们的品牌定价,而是以成本来定价。我们也会去做像劳斯莱斯这种比较先进的豪华产品,但我们是基于成本定价而不是品牌定价,这是零跑一贯坚持的风格。

    媒体:除了技术卖点之外,零跑汽车在后续市场规划上还有别的卖点吗?

    朱江明:销量方面2021年我们是4.3万辆,2022年卖了超过11万辆,期待2023年有好的增长。

    再者,2023年还要强化我们的服务,增加更多网点。用户推荐度、满意度将是我们整个服务团队、产品团队2023年最主要的考核指标。

    我们从2015年开始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我们很期待每年都以一个高增长的速度发展,希望2025年能够做到盈亏平衡。

    谈产品规划

    媒体:零跑的B系列新车将在年内发布?2023年可能是一个七座SUV井喷的年份,如何看待市场的变化?

    朱江明:零跑采用双动力架构,未来发布产品会同步发展增程系列和纯电系列,包括C11、C01也会去补齐增程版本。2月份,我们会发布整个零跑的增程战略,包括增程产品的上市。

    下半年,我们会发布B系列产品,希望把零跑最新一代技术都用在它上面。B系列的产品诞生自全新架构,从电池、电驱、中央域控、电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都是让大家值得期待的。

    谈特斯拉降价

    媒体:最近特斯拉又来了一波降价,零跑C11如何去应对市场竞争?

    朱江明:2022年零跑汽车销售超过11万辆,2023年我们肯定希望更高的量,有量的支撑,自研+自造的成本分摊优势就会形成。

    别的品牌降价也好、推出新产品也好,还是“国补”退出也好,都需要企业拿得出东西去参与竞争。依赖于我们的全域自研,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

    大家不相信零跑研发费用这么少,怎么可能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三电到现在为止800人不到,电驱和电池加起来不到600人,再加上整车有2000研发人员,但我们要做这么多事情,所带来的就是分摊成本的优势,可以去直面各种竞争。

    零跑在3月初会重新出发,发布我们全系列2023款产品的价格和配置,我希望大家可以期待下,一定可以让大家觉得零跑的产品还是那个堆料王,会有这样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用户面前。

    谈增程技术路线

    媒体:如何看待增程这条技术路线的?

    朱江明:第一,北方寒冷的区域,增程技术还是很有用的,可以取暖、给电池包预加热,可以带来续航提升。第二,很多年轻人家里并没有车库,经常要跑去充电站充电的话也不是很方便。第三,还有一部分犹豫的人群,又觉得电动汽车是一个趋势,但他对纯电动总不放心。

    2025年之前买增程或DM-i的人群比例还是会很高。但我认为将来纯电一定是大的方向,整体电动车是作为一个储能装置,与整个电网协同作为一个载体,不仅仅用来开车,更多是作为一个储能装置,因此我认为将来纯电一定是最终的方向。

    .万次阅读
    30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