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原来插混“尖子生”也有烦恼?长安欧尚Z6 iDD直道超车,更省更快

    车途有我陪头像车途有我陪头像
    车途有我陪2022-09-19

    面对现有的纯电动车产品,虽说一提到“省钱”就让人轻松愉悦,可无形中也失去了作为四轮车最重要的长途行驶能力,能跑多远别说厂商不知道,就连车主自己也搞不清楚。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影响纯电动车续航的几大要素:1.气温降,电池容量也会降(和家里的两轮电动车是一个道理);2.高速行驶耗电量加剧(跑得越快越耗电);3.开空调和不开空调两种续航(空调、灯光、音响一起开,电量唰唰往下掉)。

    可油可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也正是因为续航能力不扎实,续航里程不靠谱,所以很多纯电动车主常被“续航焦虑”困扰,可又无奈于眼下高油价环境带来的经济压力,似乎不管怎么看,插电式混合动力都是当下出行选择的最优解。事实上,确实如此,插电混动车型将油电混动和纯电动两大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可油可电”的出行方式。

    我们不妨以现阶段市场上的插混“尖子生”——比亚迪宋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为例,看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能为出行生活带来哪些方便?首先是城市通勤代步,110KM版本的宋PLUS DM-i在夏天可以提供不少于80公里的纯电续驶里程,有这份纯电续航底气,城市范围内的用车体验就能做到像电动SUV一样快乐,同时也能省下大部分汽油费用开支。其次是长途续航能力,在18.3kWh电池包容量和60升油箱容积的加持下,满油满电条件下综合续航可达1200公里,续航能力也颇为可观,真正消除了传统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

    后起之秀“直道超车”,更省更快

    不过,你若是以为宋PLUS DM-i的产品特性已无限趋近完美可就错了,因为上面提到的产品力优势,准确来说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技术优势。就比如基于全域高效电气平台打造而来的长安欧尚Z6 iDD,这款车虽说是一位“后起之秀”,但“基本功”更扎实,论续航、省油、性能、便捷性、可靠性,都更具优势。

    城市生活中,一辆合格的插电混动SUV,不管是纯电续航还是综合续航,对于使用者来说,都非常关键。先以纯电续航为例,长安欧尚Z6 iDD全系搭载28.4kWh大容量电池包,NEDC纯电续航达到150公里,而宋PLUS DM-i区分高低配车型,只有高配搭载18.3kWh电池包,NEDC纯电续航最高100公里。对比可见,在价格相近的条件下,前者不仅电池包容量更大,而且纯电续航能力更加可观,能够覆盖90%通勤使用场景,也就更容易实现市区通勤0油耗。

    此外,得益于大电池包容量带来的硬件基础优势,长安欧尚Z6 iDD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直驱工况更少,所以NEDC百公里综合油耗(0.7L/100km)相对更低,用车成本自然相对更低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PLUS DM-i和前者的综合续航里程是差不多的,都在1200公里左右,但不同的是,宋PLUS DM-i油箱容积(60升)更大,而前者的油箱容积(53升)更小,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大电池包容量带来的纯电续航优势对续航、节油性能有多么重要。

    再切换到日常用车场景中,考虑到宋PLUS DM-i和长安欧尚Z6 iDD都支持纯电行驶,所以充电效率也很重要,但意料之外的是,以“电池起家”的宋PLUS DM-i竟然在充电效率和便捷性上面输给了对手。具体来看,长安欧尚Z6 iDD全系标配快充、慢充双充电口,使用快充仅需0.5小时就能将电量充至80%;而宋PLUS DM-i则并非全系标配快慢充,只有高配才有快充条件,而且充电效率偏慢,快充至电量80%需要1小时左右,日常出行便捷性一般。

    本以为仅此而已,但同样的性能差距,在高速行驶环境中也有体现。作为对比,长安欧尚Z6 iDD采用二合一电机结构,并搭载性能更强劲的蓝鲸混动专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基础动力性能(实测零百加速7.4秒)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让最高车速(240km/h)突破到行业领先水平,相较宋PLUS DM-i的动力性能(最高车速180km/h,官方零百加速7.9秒)来说,加速更快,高速动力也更加充足。此外,长安欧尚Z6 iDD在户外长途旅行场景中也有技术优势体现,比如IP68同级最高防尘防水等级电池包,以及备胎,而这两项配置都是宋PLUS DM-i所缺失的,放在同样的户外长途旅行环境中,谁的可靠性更好、脱困性更强,一目了然。

    插混尖子生的烦恼

    谁能想到,正当比亚迪宋PLUS DM-i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叱咤风云”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它陷入了烦恼之中。比性能、续航、可靠性、便捷性,它没有一个比得过,唯有市场保有量能让它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一想到对手还有全球首创的智慧语音泊车系统,以及诸多智能傍身,忧虑便再难以阻挡。此刻反观其“对手”长安欧尚Z6 iDD,上市3个月订单破4万,市场增量不断上升,扎实的硬件性能基础加上便捷易用的智能科技,结合15.58-17.58万元的指导价来看,“直道超越”已在进行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