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成都车展不同往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成都车展是今年第一个大型国际车展,也是很多车企重点角逐的舞台,很多新车以及重磅车型都会亮相。
相比于其它品牌的展台,笔者发现思皓的展台相当冷清,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丝毫不差。按道理说,有大众的背书,名义上又是大众第十三个子品牌,应该会有不错的关注度。

但是事与愿违,久违的车展并没有给思皓带来预想的热度。一般来说,在大型车展上,车企都会举行新车预售或者上市。思皓也不例外,思皓X8 PLUS也进行了预售,预售价为9.98-13.98万元,提供6座和7座版本。
将会搭载1.5T发动机,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以及6MT变速箱。从价位上来看,思皓X8 PLUS的定位是低端车型。

虽然有大众的背书,但是以江淮的品控和品牌力来看,目前还没有向中高端冲击的实力。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随着斯柯达的没落,思皓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斯柯达,弥补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低端布局。
然而即便是想要在低端市场中取得占有率,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纵观思皓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月销量一直徘徊在4000辆,在自主品牌中几乎是透明般的存在。

按照江淮大众最初的战略布局,重点是放在新能源领域,以此填补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中的短板。
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当年的规划来走。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先后推出了ID系列,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负责,思皓只不过是徒有虚名,依旧是江淮的产品。所以,就不难理解,思皓为何如此不受待见了。
大众在ID系列产品方面,不仅耗费了巨资,而且专门研发了专用架构平台——MEB。反观思皓,仿佛是被大众抛弃的孩子,任由其发展,不问不顾,典型的生而不养,才导致思皓籍籍无名。
纵观思皓旗下的产品,也只有思皓E10X能拿得出手,月销3000辆左右,但也仅限于内部。作为一款微型电动产品,其表现差强人意,远远不及宏光MINIEV。想必大家也明白,思皓E10X之所以没有起色,还是江淮之前在品控方面留下了负面口碑,质量难有保障。

而其余的思皓X6、思皓曜、思皓爱跑等产品,几乎处于销量边缘,随时可能都会被市场淘汰。
据悉,思皓爱跑S将会推出,但是从目前思皓爱跑的表现来看,思皓爱跑S恐怕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掀不起任何浪花。
在自主品牌中,江淮似乎已经躺平了,完全是一副随波逐流的态势。既没有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那样的体量,也没有核心技术,更别提爆款产品了。

早几年,凭借为蔚来代工的身份,填补了不少亏空。但是随着蔚来实现工厂自建,江淮逐渐失去了依靠。
之后,好不容易与大众捆绑在一起,奈何大众出钱不出力,也没有提供实质上的技术支持,才导致思皓浑浑噩噩,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思皓不思进取也罢,摆烂也罢,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如今新能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新势力已经有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同时,自主品牌也在不断向高端冲击,子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江淮呢,几十年发展下来,仅有一个思皓,而且还不受待见。江淮没有突出的核心优势,大众又不能提供优秀的产品,长期以往,思皓极有可能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能够搭上大众这艘巨轮,随便推出个新车型都会有爆款的几率。事实证明,成功还得靠自己,更何况,大众根本没把思皓放在心上。

此前,我们一直吐槽自主品牌多生孩子好打架,比如:奇瑞的捷途、星途,吉利的领克、极氪,长城的哈弗、坦克、欧拉、沙龙。但是,相比江淮坐等吃空,无动于衷,毫无行动,这种多生孩子也未必就是好打架。
结语:思皓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是放任不管的结果。名义上是由大众和江淮合力打造的新品牌,实际上还是江淮的底子,并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我们可以避过思皓,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