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一周的用车感受和问题
🙋🏻♂️情况介绍
家里加购一台电车,用来上下班。选择上汽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兄弟伙开的是飞凡er6一年了,没有大问题。
第二:上汽大平台,不担心公司垮掉(对于售后有保障)。
试驾对比:1.购置MR之前,预算是19万落地价。去试驾了比亚迪宋Plus DMi 112版本,试驾过程中,车辆加速到65码以后,就开始有异响了。我问销售,销售也解释不了,就放弃了。(我最理想的也是这款车),结果整出这个乌龙,很失落。
2.然后又去试驾了零跑C11,这个车在我试驾的途中,发现后方来车这些没有报警提示,或许是我跟这车不投缘,试驾完就放弃了。
3.接着跟兄弟伙去飞凡店里试驾了MR(试驾前真的没有把这个车当做要买的,就想试试而已,感受一下4驱推背感,请原谅我这平凡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当时销售一边试驾一边跟我讲了很多。我也没有听进去多少,回店里,去感受车机--真特么拉胯,相当拉胯,跟前面两个车比起来,相差太多太多了(但是很神奇的是,你随便折腾,它不死机,也是有点意思)。由于个人习惯,这个车可以把AR导航弄到仪表盘,被这个深深吸引了。然后被我兄弟伙和销售洗脑一波,交了三千订金(这特么就是猪队友)。已经远超预算了。结果还是就把这个车提回来了。
🗒 真实感受
用车两周了,分享一下。
第一:电车提速这些没的说,比油车动力来说就八个字:该超就超,该甩就甩。
第二:开车最常用的两个东西:导航+音乐。AR导航真的很棒,AR导航投到仪表盘,非常喜欢,不用斜着头去看车机了。
音乐:BOSS音响,在这个车上显得中规中矩,不说其他车对比,这音质对不发烧车友,够用了。
第三:操控,后驱车转弯记得带刹车,不要使劲轰油门,不然就是飘的,个人习惯,我喜欢弯道超车,玩的就是心跳。操控性还是算不错的,比同价位的SUV的车还是要高出一些
第四:电车续航是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我这个车续航505,夏天我都是把空调开着,续航400左右,我一般用电量到20%就要充电。冬季没到,没有实测。看其他车主的反馈吧。
第五:驾驶位和后排的舒适度:驾驶位宽敞,后排坐3个正常体型的成年男性不显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槽点反馈
第一:车机真的拉胯,不支持应用下载和安装,只有预装软件,一个字:就是工业垃圾,就是老式燃油车的车机,没有任何娱乐性。顺带说一句:反应慢,但是不死机。
第二:车子雨刮器刮的声音会让你感觉牙齿打架。
第三:温度高了,360°影像直接不能用。温度降了才行。
第四:后备箱感应10次,9次无法感应,提车时各位车主一定要试好。或许是我运气差,遇到了个别。
第五:家充充电时间太长了,从20%充满要20个小时以上。
第六:这个车后备箱配备的维修工具就只有三脚架和补胎液,连个千斤顶都没有,备胎也没有。因为没有位置,放电机去了。
其他的暂时没有发现。
✏️ 独家秘籍
车子用料扎实,你能看到的摸到的地方还是很舒服。开车时,基本没有多大声音,隔音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