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这个与往常有些许不一样的车市,物流、用工、芯片等因素影响着汽车生产。同时,在新能源的一路高歌下。各家新势力品牌刚过完6月,就已经开始在狂晒成绩单,“家家月销过万”。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后的比亚迪,5月就已站上了单一品牌月销第一的宝座,也不声张。
强势合资品牌依然活力依旧
在车市的另一面,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的合资品牌,如今却光景不一。从6月已经公布销量成绩的品牌来看,不少合资品牌依然保持着旱涝保收,甚至收成见长。
截至发稿,一汽大众与广汽丰田都已公布了6月销量在购置税政策的加持之下,一汽-大众6月单月终端销售新车达214,255辆(含奥迪进口车),不仅环比增长39.8%,更实现同比增长45.5%。

在2022年的上半年,一汽大众所在的东北工业基地生产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随着2.0T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征等汽车利好措施的出台,一汽大众快速恢复了战斗力。
同样交了成绩单的还有广汽丰田,其在6月共售出新车100,866辆,同比增长37.8%,2022年1-6月累计销量超50万辆,达500,200辆,同比增长19.9%。继今年6月销量突破10万辆后,广汽丰田单月销量以及同期累计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发稿时还有不少合资品牌尚未公布6月销量,但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上汽大众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依然有着不错的销量。近期,记者也走访了上述品牌在长沙的多家4S店,上述品牌在店内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人气。
有着十年以上汽车销售管理经验的齐东云(化名)介绍,“大众、本田、丰田这些合资品牌这么多年在国内的经营积攒下了很不错的保有量,口碑也相对较高。尽管大家看到近期新能源比较火,但燃油车依然是市场主流。同时,这些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不是一两天就能被取代的”,他还补充到,“得益于这些国际品牌的平台化生产,强势合资品牌旗下车型生产规模大、同平台衍生车型多,在驾乘体验和维护上还是有相应的优势。所以,你也会发现,天天看到新闻都是新能源,但是这些强势老品牌还是销量可以的”。
“天要下雨”,被抢占地位的弱势合资品牌
在汽车市场上,老品牌很多,有强势的,那就必然有风光不再的。消失的长安铃木、被“合并”的一汽马自达,都是曾经“阔”过的品牌。同时,还有斯柯达这个进入国内市场非常早的东欧品牌。

齐东云直言不讳地表示,“上半年上汽大众销量数据不好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斯柯达所拖累的”。对于斯柯达的颓势,齐东云的讲述了自己的看法,“斯柯达品牌就是定位平替大众,但是现在定位很模糊。高端的大众价格也在下探,在售车型也多。追上来的国产品牌品质好、配置高、价格低,斯柯达没有了生存空间,这对一个品牌来说,是非常尴尬的”。
他顺便还回忆了一番过去,“我以前曾经做过斯柯达的销售,当年销量很好的,车展时销量一点不比其他家差。我们开玩笑说懂大众的买斯柯达,也确实是因为斯柯达的核心是大众基因”。
斯柯达平替身份的消失,不仅有着大众品牌价格更加“大众”,同样大众平替身份的捷达品牌也在挤压斯柯达的身份。捷达VS5(图片|配置|询价)以一身的大众硬件,走进了自主品牌价格区间,在车市也一度一车难求。
更为重要的还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已经不给弱势合资品牌留一点机会。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多年的发展,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不仅生产工艺不输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混动技术方面还实现了超越。
可以说,只有一个“合资品牌”身份光环的汽车品牌,已经不再被大家所热捧。95、00后消费者更是对合资品牌曾经的“口碑、身份、皮实”等情怀毫无回忆。自主品牌不仅在品质、新能源、配置、价格等方面更有优势,在品牌宣传等方面更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在未来,自主强势品牌对合资品牌的替代效应,或将如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一样快速。
潇湘晨报记者毛传 胡雄 长沙报道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