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谈谈对比亚迪的认识。分享最近的思考。

    2022-05-06发布于:海豹车友圈


    从3月油价一路飙升开始,我一直在考虑更换新能源车型。也就从3月份开始,我才认真关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以及形势。起初,我看的更多是大众ID系列,因为考虑到传统品牌整车制造工艺、底盘调教以及行驶质感等方面优势,觉得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型的核心竞争力(三电等),即使不是当前一流水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差距,所以对ID系列提起了极大的兴趣,可是一段时间研究后我发现,大众新能源销量那么差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仅他的技术不那么有竞争力,他还有着合资品牌固有的傲慢(定价、配置、用料),于是我便开始关注了国产新能源品牌。

    随着了解的深入,通过各种平台渠道查到的资料,让我深刻认识到今日的一众国产新能源品牌成长至今日是多么的不容易,更让我认识到国家在背后所做的努力,这不得不说一下我国的产业政策。以特斯拉为例,政府打破常规的让特斯拉在上海全资建厂,而不是用过去的合资模式,并且给特斯拉从立项到生产开辟了绿色通道,加速了特斯拉的国产化,政府之所以为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这么多便利条件,唯一要求就是要特斯拉提高整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目的就是为了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类似苹果手机的国内产业生态催生了各类国产手机品牌),从而催生各种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壮大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此同时,政府希望特斯拉能够激活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热情,并发挥世界一流新能源车企的鲶鱼效应,激起国内车企活力,倒逼国内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样我国才能真正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汽车强国。当然了,政府为了扶持我国汽车产业,还提供了大量补贴,免税、绿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回到比亚迪。我们知道,比亚迪十多年前就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走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列,掌握了不少核心科技,包括我们许多国内新能源车企,这非常值得我们肯定的。对于比亚迪来讲,他的E3.0平台、三电以及产品做工用料等“硬实力”确实具有竞争力,但他的品牌建设、车辆设计、经销商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则显得差强人意,车友圈有不少小伙伴正是基于这点才觉得比亚迪“飘了”,导致对海豹的定价争议比较大。我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车企一定是“软硬实力”兼具的。从这点来说,比亚迪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要接受大家的批评)。

    最后,我想说的是,车是我的,我是中国的。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希望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让国内一流成为世界一流)。今天,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讨论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就体现了我们汽车产业的长足进步,我为我们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而由衷地自豪。假以时日,我们在向世界推荐高端工业制成品时,就会除了高铁之外多了一个亮丽的名片。

    就说这么多吧,以上内容纯手码,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理性指正。(拒绝低端谩骂,网络水军滚远点)

    作者提到的车系:


    • 第一次这么认真看车友写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是很有深度的,虽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展开,但是我能看出这位车友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让我很佩服。这篇文章不但从技术层面,产业政策等方面,而且还上升到了国家民族的层面。特别文章中提到“民族的,世界的”。看的出来这位车友写这篇文章很用心,带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希望比亚迪的发展如同这位车友所说的,“民族的,世界的”。我也想说:只有牢牢牵住科技的牛鼻子,才能更好的屹立与世界车企舞台。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去年入了辆吉利彻底改变了我对国产车的看法,太超值了,今年入了比亚迪,发现做工上的确还是和吉利有差距,但比亚迪玩电现在是走在了国际前列,这是比亚迪最大的优势,希望把机械水平也提升一下,把品控做好,把比亚迪就真的无敌了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说的有道理,但这个价位的智能辅助驾驶不能太差吧?激光雷达和其他雷达总不能弱太多吧?

          评论发表于2022-06-03
          • 国家扶持的是产业链,能否脱颖而出就看各家企业竞争了。支持国产不代表支持比亚迪。普通消费者没那个能力左右产业方向,只需要考虑自己需求即可。就算买特斯拉一样是支持国家新能源产业链。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先让比亚迪自己支持中国设计师当设计总监。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十分赞同。那个奔驰挖来的内饰设计师是byd现在最大的短板

                回复发表于2022-06-02
            • 内饰品控需要加强。其它已经无敌了!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强烈支持!我很有同感,但是我没你这样的责任感和行动力,把这些话说出来。中国的企业家有责任把产品越做越好,而我们也有责任支持关注国货。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默毅熬头像默毅熬头像

                  默毅熬

                  昕动车主·车龄5年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2021年上海车展2021年上海车展
                  • 2021年成都车展2021年成都车展

                  看完了,写的挺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唯一吐槽是把“差强人意”换成“不尽人意”好一些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玉韘头像玉韘头像

                    玉韘

                    拿铁DHT车主·车龄3年

                    • 懂车智多星LV5懂车智多星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懂车评论员LV4懂车评论员LV4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传统品牌的那些优势?和你说的这个牌子有几个关系?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希望你能选择国货,我们一起支持国货! 日本车刚起步也是有许多不足,他们国家的人也是各种支持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看完了,很理性,说明白了为啥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不值,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但是都请像楼主一样理性,没必要互相攻击。首先我认为我很看好比亚迪,海豹这个单品值不值另说,我就感觉最近其他的国产新能源车也很有竞争力,在比较中。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比亚迪三电还可以,但是其他的。。3.0和友商比起来优势在哪里?所谓安全的刀片电池,是不是烧的比友商加起来还多?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我们消费者一定要理性看待一个产品,全面提升产品鉴别能力,不然传统汽车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太长了,看不完,就觉得写的牛批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 说一千道一万,国产谁有能力掌握自主核心专利技术,持续创新不会被老美卡脖子的,且有布局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我就支持谁,起码以后售后有地方找

                                评论发表于2022-05-06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