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171.7万辆,同比环比双增长的同时,渗透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8.8%。
销量节节攀升,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销量和渗透率等多重刺激之下,车企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场变革中,生怕在电气化的未来中落伍。
然而,并非所有的车企都看好电动车的未来。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便曾在多种场合表示,电动车并不环保,甚至会摧毁日本经济。
屡次抨击电动车,丰田章男或许是为日本经济考虑,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丰田在电气化道路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前,丰田更多的将宝押在了混合动力和氢能源之上,这让它在电气化进程上稍显被动。
那么,理论上更环保的氢能源,会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氢能源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提供堪比燃油车的“充能”体验。
除了续航之外,充电也是限制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一大因素,尽管电池技术进步较快,但是充电速率仍然是较慢的,即便是在快充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半个小时充电80%。
氢燃料汽车加氢气,则可以像燃油车加油一样。据了解,丰田称,其氢燃料汽车能够实现加氢气3分钟,提供500公里的续航。这样的使用体验,的确可以媲美燃油车,也难怪很多车企对氢能源始终不离不弃。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种体验是依赖于加氢站的,而加氢站的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一来,是成本问题。
在汽车市场,对氢燃料电池有所布局的无一不是大型车企,这是因为,加氢站对资金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据了解,建设一座日加氢500kg的固定式加氢站的成本大约在1500万元左右;作为比较,一座充电站的成本不过在200万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除了充电站之外,在公共停车场还可以建设充电桩,其需要的成本更低,而家用充电桩则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一种补充。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电站无疑更胜一筹,这便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用车体验。
二来,是选址问题。
提到选址,就不得不提氢能源的安全问题。氢气是最小的分子,这意味着它最容易泄漏,而氢气又同时是爆炸范围最宽的物质。
考虑到居民的安全问题,加氢站与居民区需要保持一个较为合适的安全距离。但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加氢气时的便利性,又注定加氢站的距离不能够距离市区太远。
但是,在一二线城市,地价也是相当昂贵的,只是拿地恐怕就让很多企业吃不消了,即便是有政府的支持,加氢站的投资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情况下,资本又怎么会愿意为加氢站下重注呢?而如果没有加氢站保障用车体验的话,氢燃料电池汽车甚至无法与纯电动车相比。
只是加氢站的建设这一点,就极大地限制了氢能源的发展。
也因此,目前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多的是在特定的场合使用。比如说,氢燃料公交,只是在固定的线路上行驶,对于加氢站的依赖并没有那么严重;再比如,丰田MIRAI(图片|配置|询价) Ⅱ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官方使用车辆。
只是,对于个人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相比于燃油车,纯电动车自燃爆炸的情况就相当迅速猛烈,让人措手不及。而纯电动车自燃比之氢气爆炸,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露天的环境下,氢气若是发生泄漏,会在开阔的空间扩散开来,基本上不会发生爆炸,但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一旦发生泄漏,则很容易引起爆炸。
氢气是爆炸范围最宽的物质,体积浓度在4.0%~75.6%范围内,遇火星便会爆炸。如今的车辆大多停在地下车库,一旦出现氢气泄漏,有极大的风险发生爆炸,而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甚至能够炸毁整座楼。
哪怕氢气爆炸的概率比较小,但如此严重的后果,已经足够令消费者望而却步了。当然,劝退消费者的,还有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昂的售价,以2020款现代Nexo为例,其续航里程为611公里,售价超40万元。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难度不言而喻,那么为何很多车企仍然很坚定地选择它呢?或许,是出于它环保的优势。
氢气燃烧除了放出热量外,反应物只有水,的确是最清洁的能源。但氢气并不会凭空地产生,那么在制氢的过程中,又如何能够保证环保呢?
早些时候,大众CEO迪斯曾公开表示,氢能并不是解决环境排放的最终方案。而他的这番言论或许基于一项研究所得,研究中指出,氢燃料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力是生产内燃机车型的2-14倍。
氢气的确是清洁能源,但它并不能凭空诞生,更确切地说,它其实是能源的载体。目前行业内制氢主要通过天然气和醇类,但这种制氢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会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显然违背了发展氢能源的初衷。
至于另外一种制氢方式,的确相对环保,那就是电解水制氢。之所以用“相对”来描述,是因为电能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目前电力的主流来源,也是并不环保的火力发电。既然电解水需要电,纯电动车也需要电,为何要多此一举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呢?
或许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方式所产生的电,来进行电解水制氢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太阳能和风能并非是稳定的能量来源,若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想要规模化发展的话,只依赖于太阳能等绿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又怎么能够满足需求?
也许,随着更多企业投入到氢能源行业之中,氢气能够以更环保的方式制造出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加氢站也能覆盖到更多的地方,消费者乐于接受氢燃料电池汽车。
但更有可能的是,纯电动车取得更大突破,充电速度大幅提高,充电站部署更加完善。那时,氢能源依然落于下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