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10万辆,第二年20万辆,第三年40万辆......即便红旗汽车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40万辆这个目标,真的能够达成吗?近日,一份2021年1-9月主流保险公司的上险量在网上传播,我们可以根据这份数据来进一步了解真实的红旗汽车。
上险量和销量差距大
和以往不同,红旗没有官方公布9月份销量数据,而根据有关机构公开的资料显示,今年1-9月份,红旗批发量为20.1万辆。红旗官方公布了1-8月份的销量数据,为18.1万辆,由此可以计算出其9月的销量应为2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保险公司的上险量显示,红旗1-8月的上险量为16.1万辆,和官方公布的销量有着2万辆的差距;此外,红旗9月的上险量仅有3944辆,这个数据又是和销量有着不小的差距。上险量才能真实反映一家车企的销量,即便有所差距,也不应过大。

还需注意的一个地方是,红旗官方公布的1-7月销量为17.06万辆,1-8月销量为18.06万辆,也就是说红旗8月的销量只有1万辆。但根据上险量显示,红旗8月的上险量为2.6万辆,这就很奇怪了,8月和9月的上险量的差异,明显大于8月和9月的销量的差异。
对于此,我们不免要猜测,为了让数据好看些,红旗有可能在压库存。实际上,在今年的8月份,红旗就曾因为7月份库存过高而被关注。
私人订单占比减少
去年底,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旭曾透露,红旗汽车的销量构成中,出行端占比0.9%,单位所有权的占比3.4%,私人的占比95.7%,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至少是回应了外界对红旗是否借大客户订单走量的质疑。

不过,从今年9月的上险量数据显示,红旗汽车的销量构成中,出行端占比7.02%,单位所有权的占比14.53%,私人的占比78.45%。可见,相比去年,红旗汽车的私人订单占比在减少,而且不管是单位所有还是出行端,占比都在大幅度地提升。
其实,如果是按照去年高达95.7%的占比来发展的话,红旗今年即便难以完成40万辆的年销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但随着私人订单的减少,单位和出行的采购有限,是较难将规模扩大的。
总结
按目前的节奏,红旗今年完成的销量大概在30万辆以内,当然,除了销量,我们更应该关注红旗的上险量。作为具备民族情怀的中国品牌,应该得到良性的发展,不压库存,提升私人订单占比,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