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据媒体报道,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车车主,在耒阳服务区给车充电时,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原本8个多小时的路程,最终花了16个小时。

其实这位车主的体验并非偶然现象,今年“十一”期间不少高速休息区充电桩都“一桩难求”。从此次现象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运行中可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行业还需要有哪些改变呢?
一、这件事说明了能源转型悄无声息地在发生
这件事很有意思,当大家都在嘲笑电动车主,信誓旦旦地说电动车没用时,其实我们是忽略了其背后的意义。这个事情至少说明了如下几个事实:

1、当前买纯电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多到能在多个服务区出现堵塞;
2、纯电车主勇于上高速,说明续航已不再是主要焦虑,日常补给也没问题,长途旅行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全可以实现。何况大家接受这种做法,已不是小部分人接受,而是多数人都接受。相信他们中的多数人已不是第一次开电车长途跑,并已建立起了对纯电汽车的信心。因此,国庆才会纷纷开着纯电车上高速;
3、真正的问题在于基建,充电桩的数量不够,于是节日人一多,就会遇到排队。这个问题在未来必然会被解决,这其实和12306的早期很像,慢慢地都会被改善的。

- 目前来看,对于1与2而言,与燃油车并没有区别,问题就在于3。所以,当大家在嘲笑这个事情时,反而应当注意到的是,纯电车正在崛起,能源转型悄无声息地在发生改变。
可以说,无需争辩,不论是你或者我的意志,都不会影响这种纯电车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经验之谈:节假日的第1天和最后1天应避免长途出行
过去一年,我曾驾驶电动汽车总里程达5.6万公里,单日里程700公里是家常便饭,最长的单日里程1150公里。其中还包括:清明节的第1天、最后1天的出行;五一劳动节避开第1天、最后1天的出行。

因为就算是老司机,就算开的是大油箱的油车,也很可能会遇到非常尴尬的情况。坦率地说,我也遇到过两次排队的情况:
第一次是清明节最后1天,从河南回上海在接近上海的G2高速服务区遇到的一次约15分钟的排队,原因是一位车主希望充到100%耽误了太多时间;
第二次是国庆节从上海去石家庄,在河北的服务区遇到一次25分钟的排队,原因也是一位车主希望充到100%,最后3%的充电功率低至2kW了。
除这两次外,我从未遇到充电服务区排队的情况。 当然,我没遇到,不等于所有人没遇到。但我想说的是,新闻中女车主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

这次电车充电难事件之所以得到关注,主要还是两方面原因:
- 一是在产品渗透率15%的爆发临界点上,越来越多的燃油车主在考虑电动车了,所以更关心这些事情。
- 二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的确存在滞后,所以媒体有义务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督促加快去解决。
三、解决办法就是回归车的本质,它是一种交通工具,主要用来满足出行的需求
有人说开长途高速根本不用介意“里程焦虑”,问题是中国汽车市场和美国汽车市场是完全不同的。

- 我们的节假日、年假往一起凑的客观情况,会决定了多数人的长途出行都集中在了特定的每年几个大节日。这等于需要峰值在时间轴上的分布,时间短,峰值高,必然会造成充电的供需不足。
所以悲观点地说,在基础设施没有合理解决供需不足前,我们消费者脑海里开着电动车全国节假日到处跑,体验并不会好。
- 之前大家把电动车更多赋予了技术属性和环境属性。现在很多消费者可能会冷静下来了,它首先得是一辆用来满足出行的车,当然,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的方向。
那么,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是一个很快的推进过程,铁路民航其实也都面临过类似的问题,节假日出行集中。可是我们的基建速度,也让大家看到了只要是下定决心,基础设施供需不足的情况是肉眼可见的改善。

就目前来说,从满足出行需求的场景出发,我想短期有这么几个解决方案:
- 1、换电模式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当然这和不同厂家技术路线绑定比较深;
- 2、对充电站设施利用动态调配,高度公路加油要有比较明显地拥挤加油站和空余加油站现象区分,特别是出发/目的地都特别集中的时候。充电站需要有一个机制产品,来给出充电建议,比如高速公路已占用,可以推荐沿线城市充电站等;
- 3、技术升级,让充电速度加快。这更难,不过这和手机行业很像,属于一个重要方向,做成了就是核心能力。
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改变是营销端,毕竟车首先是交通工具,其次才是新一代交通工具,或者是新一代互联网交互场景。
- 当市场开始从小众,新奇,极客人群扩展到普通人,最好还是要把“车”的首要价值做凸显,毕竟多数人开车,就是图一个舒服、省心和便宜。
最后的话:新闻中的这位女车主,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一般情况下,在一二线城市市区不会有里程焦虑,充电主要在停车场,也不会拥挤。可是,出城就不一同了,跑高速依然会是充电式电动汽车车的痛点。
不过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目前全国充电桩总数量与电动汽车数量的比例是1:3左右,按照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布置的任务要求2030年要达到1:2,只是目前电动汽车的爆发增长比预期要早,这造成了充电桩布局的滞后。
- 也就是说,站在电动汽车爆发增长的2021年,可能是车桩比最严峻的时刻,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而新闻中的这位女车主,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评论·0